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立夏为节气之第七日,阳气方长,暑意初显,四时之序自此更替。
天气越来越热,湿气随之加重,很多人会觉得身体不大舒服。
嘴巴干、饭吃不下、整天犯困、脾气也变得烦躁,这些小毛病常常一起出现。老一辈人有句老话:“立夏吃一宝,夏季无烦恼。”每到节气变换,饮食也要随之调整。
那这个“宝”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适合立夏吃?吃法又有啥讲究?
在我国不少地方,立夏吃鸡蛋是一种老传统。
家长们会把茶叶或草药和鸡蛋一起煮,然后用彩线缠着,装在小袋里挂在孩子胸口或腰间。
这个仪式感的动作,寓意是“压邪气、保安康”。
听上去有些民俗味道,其实从现代营养学和中医角度看,都有它的合理性。
鸡蛋,是被科学界一致公认的“完美蛋白”。每100g鸡蛋里,有13g优质蛋白,而且这种蛋白几乎能被人体完全吸收,世界卫生组织把它的蛋白利用率定为100%。
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蛋白质结构,和人体需求的氨基酸排列几乎一致。
鸡蛋中含有全部8种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的必需氨基酸,且其比例与营养学上的“黄金标准”极为接近。
鸡蛋对心血管健康也有积极作用,波士顿大学在《Nutrients》期刊发表过一项研究。
他们分析了2349位30至64岁的成年人,连续跟踪了4年。根据研究数据,每周食用5个以上鸡蛋的个体,相比不吃鸡蛋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减少28%,同时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也较低。
研究还表明,经常食用鸡蛋之人,其空腹血糖平均低3.7 mg/dL,收缩压降低2.5 mmHg。男性人群在降压方面效果更明显;而超重人群在控制血糖方面的改善更突出。
中医也早就发现鸡蛋的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道:“鸡子,味甘性平,补气养血,安神定志。”简单来说,鸡蛋性平,不寒不热,不燥不凉。
吃了不上火,也不会刺激肠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安全又滋补的选择。
立夏时节一到,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开始变得炎热。
阳气开始上升,毛孔打开,汗水多了,身体也开始消耗更多的能量了。
这时不少人会出现疲乏、无力、烦躁、胃口差的问题。小孩、老人、身体虚弱的人感受最明显。在高温环境下,他们更容易感到不适,体温升高也更容易引发焦虑和烦躁情绪。
根据五行理论,夏季对应火元素,掌管“心”脏功能。
火旺时,人的情绪容易变得不稳定,情绪失控的情况增多。很多人到了这个节气会睡不好,夜里出虚汗,白天容易动怒。简而言之,问题在于“心火”过旺。
中医讲调养讲究“养阴清火”,不提倡猛药压火,更不鼓励盲目进补。这个时候,用温和方式滋阴安神,才是正解。鸡蛋的性质温润,不寒不热,刚好适合。
比如,早上吃一个煮鸡蛋,能补充气血,也有助于平衡体内的阳气。睡眠浅、多梦、心烦气躁的人可以坚持每天食用适量的鸡蛋,慢慢就能感到心情安稳不少。
鸡蛋虽具滋补之效,却无燥热之虞。不像牛羊肉那样容易上火,也不像苦寒的食物那样损伤阳气。它能补五脏,养心润肺,关键是不会增加肠胃负担。对于那些气虚、体型消瘦、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这尤为适合。
当然,鸡蛋虽然好,怎么吃才更适合立夏之后的身体状态,也有讲究。吃得对,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滋补作用;吃错了,可能反而影响吸收,甚至加重体内负担。
鸡蛋是个好东西,营养足,家家户户都有。可立夏时节,鸡蛋怎么吃才合适?关键还是搭配得当、做法对路。
有人一到夏天就上火,喉咙干、嘴里起泡,脸上还冒痘。
这类情况,不妨试试苦瓜炒蛋。
苦瓜天生带点寒气,清热去火是它的强项。加点蛋一起炒,不但能温和苦瓜的寒性,还能让那股苦味没那么冲。
做之前把苦瓜焯一遍水,是老一辈的做法,能去掉一些苦涩。
炒的时候火别太大,鸡蛋要嫩,苦瓜别炒烂,清爽又下饭。吃完之后,整个人都清清爽爽的,特别适合那种熬夜多、心气重的人。
如果大家在南方,湿气更是绕不开的问题。一进梅雨天,屋里潮、地上滑,人也觉得懒洋洋的,总提不起劲,这时候来一道荷叶煎蛋,挺合适;荷叶带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它不是那种强烈的药味,但吃完会觉得轻松。
把新鲜的荷叶剪碎,拌进蛋液里,煎的时候注意油不要多,火候掌握好,蛋表面金黄,里面还嫩。吃起来带点清凉感,不腻,刚刚好,特别适合那种早上醒不来、吃饭没胃口的人。
再说说鸡蛋豆腐羹,这道菜适合家里老人孩子或者身体在恢复期的人。
豆腐软,鸡蛋嫩,加点胡萝卜末、虾皮提个鲜,也可以放点葱花。
清汤蒸出来,颜色干净,味道不重,吃起来舒服。饭前来一碗,不压胃,还能缓缓养着身子。
很多老年人胃口小、消化慢,这种羹类菜式,比肉汤还贴心。
当然了,鸡蛋再好,也别吃太多。
成年人每天一到两个足够了,吃多了反而给身体添负担。
特别是中老年人,胆固醇高的话,更得注意。有些人还喜欢生吃鸡蛋,说是保留原汁原味,其实并不推荐。蛋白质若未熟透易致消化不良,而生鸡蛋可能携带细菌,尤其是沙门氏菌,食用后会产生麻烦,这更为棘手。
最稳妥的做法,还是熟着吃。煮鸡蛋、蒸蛋、煎蛋,火候掌握好,既营养又不腻。
比如煮鸡蛋,水开后中火八分钟,蛋黄刚好不老不嫩;蒸蛋水和蛋清比例掌握在2:1,加点温水搅匀,口感滑嫩。
立夏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气,它其实也在提醒大家,该调整生活节奏了。
晚饭别吃太撑,晚上早点睡,早上起来动一动,出点汗,把体内湿热赶一赶。别把自己憋在空调房里,哪怕早上出门买个菜,也好过整天不见阳光。
与此同时,在立夏时节,还有许多有助于养生的食物和习俗,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关注和实践。
立夏这天,除了流行吃鸡蛋,其实还有不少讲究饮食养生的传统,尤其是在江南一带,人们更讲究“顺应时节、安神养心”。
南方人一到换季,锅里最先热起来的是汤。
不同地方有不同做法,但离不开“祛湿、养心”四个字。比如莲子百合瘦肉汤。
莲子安神,百合润肺,两样搭配猪瘦肉,煲上一个钟头,汤色温润,味道不重却绵长。适合夜里睡不着、心烦的人喝上一碗。
冬瓜薏米汤的口感清爽且宜人,既满足味蕾,又具备良好的滋补效果。此汤对于祛除体内湿气有着独特的功效,堪称专治体内湿气重的良方。
夏天吃得多、喝得多,一碗下去整个人轻松不少。
绿豆荷叶汤则是午后的最佳拍档,绿豆解毒,荷叶利湿,再放点冰糖,一勺接一勺,既消暑又醒神。这些汤不必天天喝。隔三差五来一锅,刚刚好。但不是人人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别图凉快,喝之前可以加几片姜,或放几颗红枣,别让寒气进了肚。
根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色赤入心”,所以立夏时节,红色食材尤为重要。最常见的就是红枣。红枣味甜,营养丰富,可以泡水、煮粥、炖汤。
搭配莲子、桂圆、山药,煮上一锅,早晨喝上一碗,就能精神焕发,整日保持活力。
西红柿虽是红色食材,但用途更广泛。
无论是炒蛋、做汤,还是凉拌,它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具有清热解渴、开胃的功效,尤其适合在胃口不佳时食用。
胡萝卜虽然不是红色的,但在养心食材里也是不可忽视的“老面孔”。
富含β - 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在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不仅能保护眼睛,还能有助于血管健康和调节体内循环。无论是炖肉、煮汤,还是清炒,加入胡萝卜不仅能增香提味,还不容易让人感到油腻,堪称厨房里的“温和助攻”。
在健脾养生方面,红豆和枸杞是许多家庭厨房里的常客。
红豆能健脾祛湿,枸杞则是中医中养肝补肾的常见食材。
夏季阳气旺盛,容易引发烦躁和失眠。
此时将红豆和枸杞煮成甜汤,尤其适合午后享用,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帮助身心放松。
这些食材的搭配,不仅仅是应季的食疗选择,更是身体与季节之间的和谐相处。每一碗汤、每一种食材,都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滋养。
立夏的到来,不只是气温的转变,更像是一个提醒:我们该开始注意养生了。
这个节气讲究“养长”,意味着要顺应阳气生发的趋势。
饮食上,可以多吃些像鸡蛋的食材,既符合传统习俗,又有助于增强体质。
适当搭配一些清润的汤水,也能帮助我们祛湿、调理阴阳,从而在换季时节中保持内在的平衡,让身体和情绪都更从容地迎接夏天。
1、梅斯医学.波士顿大学研究,每天一个鸡蛋,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风险.2023-02-09
2、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鸡蛋是健康食品吗?. 2014 (19)
3、新华网.立夏为什么要吃鸡蛋 立夏的来历和习俗.2016-05-05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