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生在浙江奉化溪口镇一个盐商家,小时候家里不算穷,但父亲早死,靠母亲拉扯大。1908年,他去保定军校学军事,不久转日本深造,加入同盟会,接触革命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他回国参战,当敢死队队长,帮着推翻清朝。
之后跟孙中山混,在国民党里慢慢爬梯子。1927年北伐,他统一部分地盘,建立南京政府,当主席和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东北,他先不抵抗,专注内战。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扣他,逼他联共抗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全面打响,他领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扛,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政府迁重庆。1943年开罗会议,他跟罗斯福丘吉尔聊战后亚洲事。
1945年日本投降,他签联合国宪章,中国成安理会常任理事。战后内战,1949年国民党败,他退台湾,继续当总统,到1975年4月心脏病死,87岁。
蒋介石这辈子,早期军事教育在日本,对日本有复杂看法。抗日打14年,中国死伤3500多万,经济崩盘,但他战后对日态度宽松。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那天,他在重庆广播讲话,叫《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说中国不报复,不侮辱日本无辜人民。原话是“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侮辱”。
这在国内挨批,因为南京大屠杀杀了30多万中国人,每12秒死一个。但日本媒体高兴,标题用“以德报怨”,政府和媒体夸蒋格局大,公开谢他。
日本人觉得,要没蒋,日本可能灭顶灾。比如天皇制,本来盟国想废,罗斯福问蒋意见,蒋说铲军阀,天皇让日本人自己定。罗斯福听劝,天皇留下来。日本天皇裕仁制度保住,避免国家乱套。
还有驻军权,战后美国邀中国占日本,计划中国派5万兵管九州、四国、本州西部。这是战胜国权益。但蒋反悔,只派小队宪兵去东京转转就回。罗斯福邀两次,他都拒,导致其他国没派,只美国占。日本人松口气,没多国军队踩本土。最大谢的,是不索赔。
中国损失巨大,日本赔天经地义,其他受害国都拿钱。但蒋说要求日本人民负担赔不公。1952年4月,台北东京签和约,中国正式弃赔。日本只付少量实物,如船和机器,值约2亿美金,跟中国损失比,九牛一毛。其他小国赔都比中国多。
日本人记心里,蒋死后建中正神社。神社在日本爱知县幸田町贵岭宫,先由商人松本龟次郎1976年建静冈滨松,后迁。每年定期祭拜,日本人说“蒋公对我们有再造之恩”,因为这些政策帮日本快速重建,避重罚。
中正神社建起,成中日关系一标志。日本人成立“蒋公遗德显彰会”,推崇蒋战后宽容,加速日本复兴。神社主体日式,供蒋神位,每年春分秋分办仪式,参与者多,当地人维护。迁爱知后,扩石碑刻蒋事迹,吸引游客。
祭拜持续几十年,日本政要有时去,表谢意。蒋死,日本如晴天霹雳,有识日本人悲痛。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等夸蒋恩人。蒋结局,遗体葬台湾桃园慈湖陵寝,儿子蒋经国接总统。
蒋一生从革命起步,到台湾结束,没回大陆。神社存在,提醒历史复杂,日本感恩蒋政策,但中国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对侵略者这么松。
蒋对日宽松,帮日本经济起飞,成为发达国。但中国损失没全补,国内不满。神社祭拜,继续到今天,日本人坚持“再造之恩”说法。蒋生平曲折,从军校生到领袖,抗日扛正面,但战后决策争议大。
蒋早期日本留学,影响他对日看法。抗日他被动联共,精力分心内战。但战后讲话定调宽容,日本媒体放大,成国际共识。保留天皇,避免日本社会乱,军阀铲除。驻军拒,蒋顾虑国内局势,不想分散兵力。赔款弃,蒋说不公负担,但实际中国急需重建,没强势要。
日本得利,快速工业化。神社不光建筑,还办活动,日本人集会缅怀。迁址后,更正式,成文化点。蒋台湾后期,专注反攻大陆,但没成,死时国民党稳台湾。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