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以“匠心人文‘勒’见美好”为主题,召开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业重镇勒流正谋划人文经济新篇章,紧扣顺德区委“文城互济、文经相融、因文善治、因文立名”要求,抢抓环两江先行区协同区建设机遇,推动区域人文与经济深度融合,探索具有勒流特色的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会上,勒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崇曦解读并发布《人文筑基,向兴而行:勒流街道推动环两江人文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8)》(下称《方案》)。
勒流将锚定“顺德中部活力小城”定位,在“工业为本、文化铸魂、城乡共荣”三个维度发力,通过九条具体路径,推动产业硬实力与人文软实力双向赋能,全力挺起“顺德中部脊梁”。
一同翻开这份方案,读懂勒流以人文筑基,塑造“顺德中部活力小城”的思考和决心!
《人文筑基,向兴而行:勒流街道推动环两江人文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8)》发布。勒宣供图
锚定“三大突破”
明确人文经济发展坐标
这份《方案》紧扣勒流作为环两江先行区协同区的定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生活为根本遵循,提出到2028年,要实现城市蝶变、产业升级、文旅出彩三大突破,建设“产业根基实、水乡韵味浓、人文底蕴厚”的顺德中部活力小城,提供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勒流样板”。
为实现城市蝶变,勒流将推动新旧双城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功能与风貌,构建“1个城市中心区+N个社区生活圈”服务体系,将东拓片体育用地升级为“运动休闲+文化体验+轻食消费”的活力空间,让老城留记忆、新城有活力。
在产业升级方面,勒流将重点培育“五金+智能家居”等融合型新业态,打破制造业“单一生产”局限,推动其向“制造+文化”“产品+体验”转型,实现产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双重增值。
为实现文旅出彩,勒流将全力打造环两江文旅示范带,激活非遗、美食、水乡资源,让水乡韵味浓、人文底蕴厚成为勒流的鲜明标识。
勒流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与独特的两江水乡生态禀赋。勒宣供图
“三维驱动”
构建特色化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依托勒流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与独特的两江水乡生态禀赋,《方案》以“工业、文化、城乡”为三大核心维度,搭建起具有勒流特色的人文经济发展框架。
首先是“工业为本”,让人文赋能价值链升级。勒流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家居五金之都”,要把人文元素、美学设计融入产业升级全链条。
未来,勒流将深化与清华大学、季华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小家电、家居五金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与美学体验,培育“五金+智能家居”新业态。同时,借鉴天太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经验,通过产业赛事、项目合作培养“技术+人文”复合型人才,让“顺德智造”既有“硬核实力”,又有“温度质感”。
勒流将以文化铸魂,让场景再造激活存量资源。针对龙舟、美食、古村等本土文化资源,《方案》提出了“创意转化+现代表达”的策略,以此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消费需求的高品质人文场景。
接下来,勒流聚力建设龙眼“龙文化村”,深耕“龙眼点睛”非遗IP,开发“龙腾勒流”文创产品;依托黄连古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资源,打造古村文化体验新场景;以“中华美食名镇”为抓手,推广聚福山庄、大头华烧鹅等餐饮名店,打响“寻味顺德·味在勒流”品牌;同时,构建“全民传播”体系,让“勒流文化推荐官”们讲好勒流故事。
勒流还将聚焦城乡共荣,让主客共享幸福空间。推动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乡村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营造宜居宜游的城乡空间,实现“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既建设“生产高地”,也塑造“生活乐园”。
勒流将深耕“龙眼点睛”非遗IP。戴嘉信 摄
“九大路径”
塑造顺德中部活力小城
为实现“顺德中部活力小城”核心目标,勒流将通过九大路径系统破解“人产城”融合不足、文化价值转化不充分等问题,推动产业硬实力、城市承载力与乡村吸引力深度融合。
科技人文双向融合,解锁“制造+人文”新价值;园区转型“产业社区”,构建人产城融合幸福体;“渡树船”资源联动,打造环两江文旅示范带;非遗赛事美食赋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深化研学美育耦合,打造文教互动新生态;新旧双城协同发展,构筑功能互补新格局;存量空间更新运营,激活闲置空间人文价值;农文美旅深度融合,塑造乡村特色产业名片;强村公司机制创新,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可以看到,这九大路径,覆盖了产业、城市、文旅、乡村等关键领域。
其中三大路径尤为关键。勒流提出要以“产业社区”破题,重塑人产城关系。即以龙洲路总部经济走廊为核心,联动城央生活区东拓片引入金融、电商、研发设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总部经济与产业服务功能互补、链条协同,为企业提供从创新孵化到商务配套的全周期服务。
同时,勒流还将引导企业发展工业旅游,打造开放式展馆、设计“创意工坊”体验项目等,让游客从“看工厂”变为“玩工业”,推动产业园区从“生产载体”转型为“人产城融合幸福体”。
勒流将致力打造环两江文旅示范带。立足于西江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以“一渡一树一船”为核心载体,做精“一渡”体验,做美“一树”生态,做活“一船”业态。同时,串联顺水湾碧道建设,培育骑行、徒步等轻型体育业态,构建水清岸绿、功能复合的滨水休闲走廊。
勒流黄连将老旧建筑改造为文化艺术空间。勒宣供图
《方案》提出,勒流将创新强村公司机制,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总结“村居+民营企业”共建强村公司经验,鼓励村集体成立市场化运营主体,并将其业务从文旅运营拓展至物业租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壮大村集体经济。
接下来,以龙眼村为试点,勒流将建立“乡村职业经理人”机制,借助专业团队力量深挖特色资源,让乡村既见“生态肌理之美”,更显“文化底蕴之深”,通过引育创人才、更新业态,让勒流乡村形成“空间更新、内容注入、社群运营”可持续发展模式。
从工业重镇到“人文经济样板”,勒流正抢抓环两江先行区协同区建设机遇,探索人文驱动型发展路径,朝向“产业根基实、水乡韵味浓、人文底蕴厚”的顺德中部活力小城坚定迈进。
撰文:张艳青
【作者】 张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