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深圳赛区、香港赛区
隔空联动,同步发声
时隔30余年
深港再次合作举办跨境马拉松
南山区赛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正式通报深圳赛区
整体筹备进展
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电信杯”田径
(马拉松)项目的赛事准备情况
香港统筹办也在港举行发布会
与深圳隔江呼应
实现“深港双城同日发布”
展现两地协同办赛的高效与默契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常务副主任邝兵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田径(马拉松)比赛设男、女马拉松两个项目,共有71名运动员参与,包括6名港澳运动员,充分展现全国体育健儿齐聚、粤港澳三地携手同行、共襄盛举的良好氛围。

本次跨境赛事实现了三方面创新:一是实行“无感智慧通关”,让赛事运作更顺畅。借鉴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经验,结合马拉松赛事特点,设计形成适用马拉松赛事办赛需求的通关模式,实现人员、车辆、物资“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智慧通关。
二是多维度应用科技,让赛事指挥更高效。全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在途监管与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对参赛人员及赛事车辆进行全过程、全流程跟踪与管控。
三是构建粤港联动办赛体系,让赛事协同更紧密。成立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竞委会,与香港全运会统筹办建立多渠道、多层级沟通机制,在比赛执裁、赛道丈量、综合保障方面周密衔接,确保赛事分段保障实现无缝接续,真正做到专业协同,合力办赛。
据了解,这是全运会首次举办跨境田径马拉松赛事,赛事跨越深港两地,赛段分别位于深圳南山区和香港元朗区。在筹备过程中,双方建立了深港联合指挥体系,在竞赛、安保、医疗、交通等环节实现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深港赛段统一布设功能站点与保障设施,实现医疗救援全程覆盖。同时,774名深港志愿者将为运动员提供志愿服务。

深圳湾口岸周六暂停服务9小时
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深港两地将于当日凌晨2时至上午11时,禁止非赛事人员及车辆进入口岸及赛事管理区域。届时,口岸周边部分道路将临时管制,部分公交线路临时调整,地铁13号线深圳湾口岸站将调整运营。
香港方面将封闭深圳湾公路大桥、港深西部公路及相关路段,并暂停前往深圳湾口岸的专营巴士、专线小巴、跨境巴士及的士服务。需要在此期间往来深港的市民可选择其他口岸通关。货车可于凌晨2时至上午11时改用皇岗、莲塘或文锦渡口岸;客车及小汽车可于上午6时30分至11时改用上述三个口岸。对于乘坐公共交通的旅客,罗湖、福田或莲塘口岸均可正常通关。
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湾口岸预计上午11时重开,但受马拉松赛道完成时间影响,口岸恢复运作及交通或需要一定时间,部分道路仍将维持管控。建议两地市民和游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避开口岸重开后的高峰时段,或改用其他口岸通关以节省时间。
港铁深圳介绍,比赛当天,深圳湾口岸站将实施临时运营调整:6:30-12:00深圳湾口岸站将暂停,列车服务车站A、B、C出入口同步关闭,所有开往深圳湾口岸站方向的列车运行至人才公园站后将停止载客服务列车折返后在人才公园站重新投入载客服务开往高新中站方向。
管制期间,计划在深圳湾口岸站上下车的乘客,可提前在人才公园站上下车或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同时,行经赛事线路的公交线路将有所调整,包括F576线、E3路、H177H路、H563路、H563线、66路、392路、高峰专线54路及高快巴士56号等。
周六多条赛事路段交通管制
根据赛事路线安排,11月15日0:00至比赛结束,交警对金湾东二路(深圳湾口岸3号哨-东滨路)、东滨路双向(沙河西路-科苑南路)、科苑南路双向(东滨路-南山中心路)、南山中心路双向(科苑南路-望海路)、望海路双向(南山中心路-沙河西东滨立交)及沙河西路双向(沙河西东滨立交-龙珠大道)的赛事路段实施封闭管制措施,并依次对沿线相关平交路口、立交桥实施流量控制,减少赛事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而后随着比赛队伍推进,依次对赛事沿线路段、路口及立交桥逐步解除交通管制。
赛事当天,沙河西路将实行交通管控,沿线居民可选择绕行平行路线出行。蛇口片区北行的居民可绕行南海大道、后海大道、后海滨路北行。西丽片区南行的居民沿沙河西路南行的车流在龙珠大道分流,沙河西路龙珠大道路口往西绕行南海大道南行,往东绕行沙河东路南行。
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游泳比赛及相关活动将在龙岗区举行,为确保赛事期间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11月9日至11月17日期间每日7时至24时,对青春路(龙飞大道至大运路)西往东方向进行临时管制,原经此路段通行的车辆,可改由大运路、龙飞大道或周边其他道路通行。
具体可查看:
1 这些公交站点将临时取消停靠
受影响线路为:19线、高峰专线55号、M528线、316线、325线、66线、101线、226线、236线、M109线、72线、高峰专线36号、M484线、M507线、M519线、81线、M347线、M177线、B964线、M506线、M493线、M165线、M467线、M409线、M299线、201线、高峰专线43号、392线、M535线、M372线、E19线、E39线、339线、M242线、M249线、M209线、M200线。
2 临时取消停靠站点为
茶光村①、茶光村②、松坪山、沙河西铜鼓天桥、大冲①、大冲②、科技园①、科技园②、科技园③、深大北门①、深大北门②、后海滨路口、深圳湾口岸公交首末站、松坪学校小学部、宝深路、北环铜鼓天桥、清华信息港、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阳光带海滨城北、科技南路、大冲城市花园、中科大厦、珠光地铁站②、海怡湾、恒裕滨城、卓越维港、曦湾华府、宝能太古城、后海木棉花、阳光海滨、滨海科苑立交、深圳湾体育中心、南山区行政服务大厅、华润深圳湾、卓越后海中心、松坪村、朗山路中、阜外深圳医院、华润深圳湾西(招呼站)、人才公园北门(招呼站)、深圳湾体育中心总站、海境界公交首末站、澳城花园、运动广场、婚庆公园、日出剧场、望海东滨路口、海月地铁站①、湾厦地铁站、漾日湾畔、西丽法庭①、西丽社区①、南山智谷产业园、白石洲③、世界之窗地铁公交接驳站、南山福利中心、中兴人才公寓东、文光村、深职大留仙洞校区、酷派信息港、科苑立交南、科苑北、高科技中心、高新南地铁站、科技生态园公交首末站、华瀚科技、南门一坊、北师大附中、高新公寓、科苑地铁站、科苑南公交总站。
向上滑动查看
香港全运会统筹办主任
谈深港跨境赛事
“30年前深港跨境马拉松的时候,所有证件检查、过关登记程序都是人手处理,要动用很多人力。现在我们用科技手段,运动员带一个手环就可以通过关口,完全不用停下来。”香港特区政府全运会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从人手到科技,深港跨境赛事的变化见证了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加速。
1992年,深港两地举办了历史上首届跨境马拉松,比赛以香港上水北区运动场为起点,沿青山公路到皇岗过关,在深圳绕行后以深圳体育馆作结。那时参赛者需要提前交出过关证件办理入境手续,比赛时领取一张通关卡作为身份标记,经过皇岗时将卡片放下才能过关,比赛结束后再发还证件。整个过程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在关口人手点数、核验身份。
时隔30余年,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深港再次合作举办跨境马拉松。杨德强介绍,这次赛事采用了全新的科技手段。所有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前将证件资料交给深港两地入境处和海关,在比赛开始前进入临时查验区完成核对。赛事期间,他们只需佩戴装有GPS和RFID芯片的手环,通过关口时通过面部识别,系统自动完成身份核验,实现“无感通关”。
从1992年需要人工收集证件、现场点数放行,到2025年佩戴智能手环“无感通关”,30年间深港合作模式的变化,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的深度融合。科技赋能不仅让跨境赛事更加高效顺畅,也为未来大湾区在商务、旅游、科研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新的范本。
一场跨越双城的体育盛会
正加速走来!
你准备好了吗?
龙华融媒
LHRM
内容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吴臻责编| 林玲
审核| 李世钊
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如 有 侵 权 请 告 知 删 除
转 载 请 注 明 以 上 信 息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