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崩盘!重蹈日本覆辙,或许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倒下的国家?

越南盾对美元汇率在进入8月份后,已经跌破26000大关,创下自1993年6月以来32年最低点。这一数字背后,是越南盾在三年间惊人的15%贬值幅度。

从2022年的1:22,700一路坠落至今。进口机床和原材料价格应声暴涨,工厂生产线大面积停工,工人失业潮席卷全国。

更致命的是外资大撤退。三星占越南GDP的20%,英特尔生产线紧急转向墨西哥,耐克缩减在越产能。这些外资巨头带走的不仅是订单,更是越南经济的命脉。

数据显示,外资占越南固定资产投资的50%,而外汇储备仅剩600亿美元,外债却高达1856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0%。多米诺骨牌第一张已然摇晃,亚洲会迎来首个倒下的经济体吗?

汇率崩盘引发连锁反应,民生困局浮出水面

汇率崩盘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普通百姓。河内超市里,进口奶粉价格一个月涨了三次;胡志明市的摩托车组装厂,因进口零件成本飙升被迫裁员三成。

越南经济结构性问题在这场危机中暴露无遗。作为一个制造业占GDP25%的国家,越南90%的出口依赖欧美市场,本土产业链却薄弱得惊人。

从中国进口钢材,从德国进口机床,本国企业只赚取微薄的组装费。当汇率暴跌推高进口成本,整个生产链条瞬间断裂。

更讽刺的是,曾被吹捧为“世界工厂替代者”的越南,如今连基础电力供应都难以保障。某外资工厂负责人透露:

“每周至少停电两次,自备发电机又吃不起高价柴油,生产线直接瘫痪。”这种基础设施短板,让撤离的外资企业毫无留恋。

历史总在押着韵脚前行。就在越南危机爆发的同一个月,日本被迫签下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二份广场协议”的美日贸易协定。

表面看美国将对日商品关税从威胁中的25%“让步”到15%,实则埋着致命陷阱:日本必须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且90%收益归美国、

全面开放汽车、钢铁和大米市场;允许美国液化天然气企业独占阿拉斯加项目。日本学者悲叹:“这不叫协议,叫纳贡!”

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曾让日元半年升值40%,日本出口遭受毁灭性打击,企业被迫外迁,国内产业空心化。

随后宽松货币政策催生巨大泡沫,1990年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而今这份2025年协议,正以资本抽血的方式重演历史。

越南虽未签协议,却正承受相似命运。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全球美元回流,依赖外资的越南首当其冲。

三星等韩企撤离后留下的产业真空,本土企业根本无力填补。这正是依附型经济体的原罪。

越南的自救行动:政策组合拳能否力挽狂澜?

面对危机,越南政府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7月出台的第167号法令和第182号法令,大幅放宽“在岸交付”模式限制,允许外国公司在越子公司直接参与境内交易。

更关键的是为半导体、生物技术企业提供进口免税优惠,试图打造本土高附加值产业。8月13日生效的第205号法令则聚焦配套工业。

这套法令明确规定对研发投入补贴70%,为技术工人培训提供专项资金。胡志明市、岘港等地紧急建设专用产业园区,试图筑巢引凤。

在金融创新领域,越南国会6月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赋予加密资产合法地位。这个拥有全球最高加密货币持有率(20.95%人口)的国家,试图通过监管数字货币吸引新资本。

然而政策落地面临“吸收瓶颈”。越南工贸部官员坦言:“很多中小企业连申请材料都不会填,更别说对接国际标准了。”

当英特尔要求供应商通过ISO14001认证时,越南本土企业达标率不足15%。越南经济的病灶远非政策可速愈。所谓“制造业大国”光鲜外表下,是触目惊心的产业链断层:

一部三星手机在越南组装,但芯片来自美国,屏幕来自韩国,镜头来自日本,电池由中国提供。越南工厂仅完成最后拼装,赚取不到产品价值8%的加工费。

一旦国际供应链波动,这种“无根制造”模式立即停摆。更深层的是文化基因矛盾。尽管政府鼓励创新,但社会普遍存在“赚快钱”心态。

今年越南黄金价格比国际基准高出32.85%,主因是民众抢购24K金条抵御通胀。这种全民投机氛围下,真正投入研发的企业少之又少。

腐败问题更如附骨之疽。某外资企业为通过环保审批,被迫支付相当于注册资本10%的“加速费”;海关清关时若不“打点”,货物可能滞留数周。这种制度成本让跨国企业望而却步。

地缘博弈中的生存之道:向东还是向北?

危机中的越南站在战略十字路口。向东依附美国?7月美日协议已展示依附的代价:5500亿美元投资换来的只是15%关税“优惠”,90%利润却被美国抽走。

若越南选择此路,结局恐比日本更惨:毕竟日本尚有技术储备,越南连产业根基都未夯实。向北对接中国?2024年中越贸易额达26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增速18%。

中国提供低息贷款助越修建跨境铁路,电力合作缓解停电危机。但历史心结与现实竞争让越南对全面合作心存芥蒂。

这场危机本质是全球化2.0时代的淘汰赛。当美联储加息戳破“外资驱动型增长”的幻影,越南必须直面灵魂拷问:是继续做跨国资本的组装车间,还是痛下决心培育本土创新生态?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1985年广场协议摧毁了日本制造业根基,但今天的越南尚有选择空间:

中国市场的蓬勃需求、RECP框架下的区域协作、数字经济的弯道超车,都可能是绝处逢生的跳板。

越南的命运不仅关乎自身,更将测试所有新兴经济体的一道考题:在强权金融霸权与产业革命浪潮的双重夹击下,小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答案不在华尔街的资本洪流中,而在红河三角洲那些点亮车间的灯火里。

参考资料:
《越南盾兑美元:汇率跌至26,267创1993年6月以来新低》——和讯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越南   覆辙   亚洲   日本   国家   美国   协议   外资   胡志明市   法令   危机   美元   本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