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和日本都是一亿多人,上半年日本新生儿达34万,广东令人意外

到过日本的人,你会发现一种现象,在东京的地铁里,白发老人穿着制服去便利店上夜班。

而在中国广东的潮汕祠堂前,常常会有十几个堂兄弟为新生儿挂灯报丁。这就是2025年亚洲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口现实。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预计仅约34万,再次创下历史新录。

但是,中国广东省同期出生人口达113万,其中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35个来自外来务工家庭,人口结构呈现鲜明对比。

由此可见,现在日本正陷入严重的人口危机。仅在2024年,日本人口减少了约90万,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到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跌破1亿大关。

当你走在日本新宿或池袋的街头,你会发现,便利店售货员的平均年龄已达58岁。75岁以上老人的就业率高达12%,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不得不继续工作,以维持生计。

经济压力是日本年轻人生育意愿低下的直接原因。1995-2025年间,日本制造业实际时薪下降26%,很多年轻人月收入不足20万日元(约1万元人民币)。

更令人望而却步的是高昂的育儿成本。将一个孩子从出生培养到大学毕业,平均需要2000万日元,这相当于普通家庭整整十年的收入。

日本社会正在经历“无缘社会”的蔓延。终身未婚率男性达30%、女性23%,丁克家庭比例升至28%。曾经重视家庭关系的日本,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自生活。

面对严峻的少子化形势,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催生政策。从2025年开始,日本计划对拥有3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免除子女大学学费等高等教育费用,且不设收入限制。

这一政策将被纳入“儿童未来战略方针”,作为“应对少子化的分级措施”之一。目前,政府仅向生育2名子女且年收入低于380万日元(约20.5万港元)的家庭提供学费减免或发放奖学金。

此外,日本政府从2024年10月开始扩大儿童补贴,从目前的“初中生以下发放”扩大至高中生。0-2岁人均每月补贴15000日元(约813港元),3岁至高中每人每月为10000日元(约542港元)。如果是第3个孩子以后,从出生到高中均补贴3万日元(约1625港元)。

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仍保持着相对强劲的生育率。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人口结构因素。

广东是外来人口大省,约3000万流动人口中,20-34岁育龄女性占比高达38%,这些外来人口年均贡献约40万新生儿,构成广东生育率的重要支撑。

珠三角地区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提供了1.2亿就业岗位,外来务工者平均月收入约6500元,他们的生育意愿比本地居民高出27%,成为广东人口红利的独特现象。

在广东的生育版图中,潮汕地区的生育文化尤为引人注目。潮汕地区存在一些传统的求子习俗,如游灯求子、向神祈子等。这些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生子的重视。

潮汕地区有句俗语“有游灯,家里生千丁;无游灯,家里要绝种”。这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香火传承的重视。

在潮汕地区,一些富裕家庭平均生育2.8个孩子,家族企业传承需求驱动着“多子多福”观念的形成。强大的宗族制度在这一地区仍有遗存,祠堂族谱记录20代以上世系,新生儿入谱仪式强化了家族归属感。

广东的人口韧性不仅来自文化和人口结构,也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支持。广东省内已修订跨市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使用材料方式办理备案的,可以在备案市和参保市双向享受医保待遇。这为流动人口提供了便利。

对于因急诊抢救就医、未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员,由定点医疗机构选择相应系统接口办理直接结算,无需垫付费用返回参保地零星报销。

清远市医保政策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可享受生育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待遇和产前检查医疗费用待遇(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孕次)。

广东则面临潮汕新生代流失的挑战。汕头大学毕业生留汕率从2010年的65%降至2025年的32%,传统生育文化断代风险加剧。

同时,广东16-59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2年,低于江苏的11.5年,“人口红利”面临向“人才红利”转型的巨大压力。

广东虽然现在享有人口红利,但未来能否持续,取决于能否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财经   日本   广东   新生儿   上半年   意外   潮汕   人口   日元   红利   港元   家庭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