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31日电(郑莹莹)AI 有什么大不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期间,由威客引力主办的“WAIC UP! 之夜”活动27日晚在世博展览馆下沉式广场举办。
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及人文社科界的先锋思想者,在场内的思想交锋与场外的灵感碰撞中,共续1956年那场“仲夏夜之梦”。
这场思想盛宴在小旭乐队人机协奏的开场中正式启幕。
AI既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神奇,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对技术的期待与焦虑。
人们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与好奇,在技术洪流中寻找那些无法被算法量化的人性光芒。
AI.TALK创始人赵汗青通过虚拟偶像Yuri的案例证明,AI技术正在实现创作领域的“平权”。
青年导演Junie以女性创作视角重新定义了人机关系。她将AI比作“经验的乘号”,放大了自己十年的创作积累,让那些难以言说的梦境质地和时空想象得到了具象表达。
AI无法取代的到底是什么?
在纪录片导演秦晓宇看来,AI或许能模拟万千情感,却永远无法真正“爱”。
华大基因CEO 尹烨认为,人类今天的每一次的举动,都会成为训练明天人工智能的语料。
世界数字科学院首席人工智能官杜兰指出,AI时代,最重要的是沟通能力,标准化结构化的工作更容易被取代。
超脑AI孵化器发起人王佳梁说:“AI解题是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而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论道环节,几位嘉宾深入行业实践,在技术不断碰撞现实的抉择中,分别就大模型的本质、开源的潜能、建筑的哲思、人才的进化与星空的浩瀚中,洞见向内探索的深度与向外延伸的广度。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张拳石指出,未来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可解释AI生态系统,推动AI发展从“更大”转向“更深”和“更懂”,最终实现性能与可信度兼备的新一代人工智能。
场内即时思辨,场外深度探讨。
知乎学术酒吧“AI 上头俱乐部”、AI春晚互动区、通义体验区、通往AGI探索站、AI绘画实验室、AI4GOOD亲水舞台、AI音乐创作坊、TEDxXuhuiIdea Café等场外舞台,围绕技术趋势、行业洞察、人文思考,同步上演着一轮又一轮专业而鲜活的交流与求知。(完)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