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电视剧“妈妈宇宙”里,有一类角色格外抢戏,那便是一出场就让人觉得“眼熟”的老太太。
李明珠正是这类“熟面孔”的代表人物之一:不抢镜、不喊台词,却让人莫名心安。
可熟悉她演技的人,未必知道她的姑父是“布衣将军”冯玉祥,姑姑是新中国卫生部首任部长李德全。
而她本人,不但是北电教授,还是京剧大师李国粹的入门弟子。
李明珠出生的年份很讲究——1943年,战火还没彻底熄灭,街头米面难求,许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
可她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含着金汤匙出生”,配仆人、院子、师傅和各种文艺启蒙课程的那种。
而且,她的姑父冯玉祥是西北军的统帅,姑姑李德全后来也成为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长。
生长过程中,琴棋书画样样不缺,别人家姑娘还在门口跳皮筋时,她已经能完整背下一段《贵妃醉酒》。
只是命运一向看人挑刺,谁也逃不过它的“均衡调度”。
李明珠没能在童年阶段一直做“锦鲤”,一场莫名的怪病,让她突然从阳光少女变成“病榻常客”。
连续数月无法进食,脸色苍白、整日卧床,辗转多家医院都查不出病因。
就在家人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大医院的医生在她胆囊里发现了一只小虫——这个听起来像段子一样的病因,差点要了她的命。
好在“真相”揭晓得还不算太晚,经过两年治疗,总算捡回一条命。
病是治好了,但后遗症却成了终身的“小标签”:她的身高定格在了1米5,再也没怎么长过。
恢复健康后的她,正式拜入京剧名师李国粹门下,成为梅派传承人:开嗓就能镇场,甩水袖不输行家。
虽然最后没走成专职京剧演员,但这段背景为她后来的表演积淀了足够的“底气”。
演戏对她来说不是从零学起,而是从舞台“原生态生活”中自然衍生。
接下来的故事,听起来就像青春剧本里专门设计的“情节冲突”。
她考入北电,成了当时最热门的表演专业学生。
这个身份放在六十年代,相当于今天的“天选之子”,可她偏不按剧本来。
同班的帅哥一个没看上,反而选了个已经离过婚、年长九岁、还带着一个孩子的美术老师王树薇当对象。
这段“逆天选爱”的决定,不仅刷新了同学们的认知,也几乎把家里的老一辈“气背过去”。
在当时,“师生恋”已经够敏感,加上年龄差、婚姻史、子女因素,这爱情配置实属“禁忌套餐”。
但李明珠压根不理这些外界眼光,她就是要嫁,而且结婚这事也办得干脆利落,大学一毕业就登记完毕。
婚后,两人都在北电任教,她成了表演老师,他继续在美术系教学,典型的“双职工文艺家庭”。
只是,中国人的人生,大多有一段“突变”时刻。
由于李明珠的家庭背景,特殊时期开始时她非但没“获益”,反而成了被重点审查对象。
原本在教室里讲表演技巧的她,被分配到田间地头干活。
当时她刚生完孩子,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加上个头小体重轻,连“重活”都算不上合格劳动力。
可反倒因这点“弱项”,在下放期间躲过了许多繁重任务,别人苦着干活,她就被“边缘化”了。
听起来荒诞,但这份边缘反而救了她一命,也为她后来的“复出”埋下伏笔。
等风声过去,她重新回到北京,一边带娃、一边继续任教,偶尔客串影视剧。
直到1985年,她接到《寻找回来的世界》的角色邀请,饰演“徐副校长”。
这次演出像是久旱逢甘霖,她把“副校长”演得不紧不慢、细腻得当,极具生活质感,观众纷纷表示:不像演的。
从此以后,她就开启了“老太太专业户”路线。
没主角光环,却总能在边角里立住人设;没台词轰炸,但一句话就能让观众记住她。
1994年,彼时的李明珠正值中年,演艺事业刚走上稳定发展轨道,既有话剧功底,又积累了一批“中年观众缘”。
可丈夫王树薇突发脑溢血,送医抢救后虽然保住了命,但从此瘫痪在床,认知能力也退回到“幼儿园阶段”。
与此同时,她的父亲也因为年迈多病住进了医院。
一个是相伴半生的伴侣,一个是养育自己的至亲,两人同时倒下,哪怕是意志再坚定的人,也难免喘不过气来。
她干脆利落地暂停所有拍摄、辞去部分教学任务,把自己从“银幕妈妈”变成了现实中的“全职照护者”。
而这个照顾,不是三天五天,而是整整十年,她在厨房、病房和家中三点一线地循环着。
饭菜软烂到能下咽、尿布更换到连时差都能算准、药物调剂和心理疏导也成了她“演艺以外的第二专业”。
可她从未喊苦,更没有在公开场合卖惨。
哪怕偶尔被邀请上节目录制,也只是轻描淡写提一句“曾经照顾过家人”。
没有泪点,也不制造痛点,这种克制,放在当下的“自述类真人秀”里,简直是另类。
一直到丈夫去世,观众突然发现:那个熟悉的“老太太”又回来了。
只不过这次她不再扮演背景板,而是直接承担起“妈系中心轴”的角色——说话带逻辑、出场带情绪、最后还能带点反转。
在《虎爸虎妈》《平凡岁月》等作品中,她演的奶奶不是标准模板,而是充满人味:啰嗦又贴心、守旧又讲理,在关键时刻还能豁得出去。
不靠浓妆,不靠高腔,甚至不抢镜头,她靠的是经验磨出来的细节、生活带出来的神态。
到了2023年,她又出现在了《曾少年》里,饰演“谢奶奶”一角。
这次她用“既慈又辣”的表演方式,再次赢得一众年轻观众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年忙着演戏的同时,她依旧没有离开北电的教室。
作为“奶奶级教授”,她并不以权压人,而是以身作则。
很多学生在外成名之后,哪怕只回一次母校,也总要去找她寒暄几句,顺便带点水果。
有人甚至在毕业多年后还会专程去“拜个早年”,说是“李老师带我走进真正的生活戏”。
这些年来,她没有“人设”包袱,也没进过“爆款名单”,更不会在社交平台上蹭话题。
但她却一直活跃在观众视线里,用一场又一场不抢戏的配角戏,演出了“生活深处的女主角”。
如今82岁高龄的她,还在坚持拍戏,甚至还能在现场细心指导年轻演员的走位与节奏。
那么,看到这儿,有多少人还记得,她演过你最熟悉的哪个“妈”?
在你的童年、青春或成家过程中,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让你想起了她——那个不善表达、总在身后默默做饭、碎碎念的老太太?
参考资料
著名演员李明珠:荧幕上是普通老太太,现实中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演员李明珠:不顾全家反对嫁自己老师,婚后息影10年照顾患病丈夫
著名演员李明珠:荧幕上是普通老太太,现实中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斯琴高娃祝希娟李明珠《幸福》各自精彩.新浪娱乐 [引用日期2013-11-23]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