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穿袜子”和“光脚”,哪个更好?儿科医生这样说

大家好,我是小书虫妈妈。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特别日常的话题:宝宝到底该穿袜子,还是光脚好?

说真的,我家宝宝出生开始,袜子几乎不离脚。除了洗澡,连睡觉都穿着,大热天也一样,就怕他脚丫着凉。

结果有次换衣服,发现娃脚底板闷出好几个小红点,吓得我赶紧带娃去看医生。

儿科医生一看就笑了:“你这是过度保护了!但有时候,过度保护反而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当时儿科医生还给我分享的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刚满月的宝宝,小脚丫上长满了湿疹。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天天穿着不透气的劣质袜子。

这事之后我才明白,给宝宝穿袜子,真不是 “越多越好”“越久越好”,反而有不少弊端。

你知道吗?宝宝的小脚丫,其实是个“感知器官”。

医生说,宝宝脚丫神经特别丰富,光脚接触不同材质 —— 比如软乎乎的被褥、凉丝丝的地板(当然得是常温),能不断刺激大脑,对大脑发育特别好。要是总穿袜子,就像给脚丫戴了层 “手套”,把这些重要的感知信号都挡住了。

那是不是完全不能穿袜子呢?也不是。关键要看时机。

比如带宝宝出门,怕蚊虫叮咬、怕地上脏,这时候穿袜子就像多一层保护。学步期在家走路,如果地板凉或者粗糙,也可以穿防滑袜,避免磕碰。

但如果宝宝只是在家爬爬坐坐,室温合适、地面干净,真的不妨让他光着小脚丫,自由一会儿。

很多妈妈担心:“脚丫凉凉的,是不是冷啊?”

其实我以前也犯过这个错,总以为娃脚丫凉就是冷。直到有次带娃体检,医生摸了摸娃的后颈说:“判断娃冷不冷,别摸脚丫,摸后颈!”

原来新生儿中枢神经没发育好,血液分配不均,脚丫属于 “末梢部位”,血液循环慢,所以摸起来凉是正常的生理性现象,跟冷不冷没关系。

我家娃夏天光脚在屋里玩,脚丫一直是凉的,但后颈暖暖的,也没见他感冒。反而有次我怕他冷,给他穿了两双袜子,结果娃满头大汗,还闹着要脱鞋,差点捂出热疹。

所以,适当光脚,不仅促进感知发育,其实对免疫力也有好处。

让宝宝的脚接触自然空气、适应不同温度变化,就像在做天然的“耐寒锻炼”。过度保护,反而可能让宝宝的免疫系统缺少锻炼机会。

那到底什么时候该给宝宝穿袜子,什么时候能光脚呢?这是我总结的几个小场景,妈妈们可以参考:

1.户外玩耍时必穿

比如带娃去公园,地上可能有小石子、蚊虫,穿双透气的棉袜,能保护脚丫不被扎、不被叮咬。我每次带娃出门,都会备一双薄棉袜,方便随时穿。

2.学走路初期穿

宝宝刚学走路时,脚步不稳,容易磕到碰到,穿双防滑袜能减少摔跤的风险。我给我宝宝选的是脚底有硅胶颗粒的防滑袜,他在木地板上走也不容易滑。

3.家里温度低时穿

如果冬天没开暖气,家里温度低于 22℃,或者娃刚洗完澡,脚丫还没擦干,穿双袜子能保暖。但要是家里温度在 24℃以上,宝宝又不爬、不走、不出门,就别穿袜子了,让脚丫透透气。

所以妈妈们别大意,多了解一些育儿小知识,根据宝宝的情况灵活调整,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育儿   儿科医生   袜子   宝宝   脚丫   防滑   温度   妈妈   蚊虫   家里   脚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