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

清晨六点,小区门口的长椅上,王大爷像往常一样和朋友们闲聊。他一边喝着温开水,一边自豪地说:“我每天早上都能舒服地上一次厕所,这一天才算真正开始!”大家都笑了,有人调侃:难道这也是长寿的秘诀?谁知道呢?

其实,“大便次数与寿命有关”乍一听像个玩笑,但近些年,北京大学和多家权威研究机构的调查,正在改变我们的惯常认知。原来,排便频率的细微变化,已经成了判断健康与否的“信号灯”。有些习惯了两三天才上一次厕所的人看到这里,也许要在心里打个问号:难道自己真的错过了通往长寿的那把“钥匙”?

你真的知道,健康成年人排便多少次才是“理想”表现吗?到底多少算少,多少又算频?尤其是其中隐藏的第3个异常,大多数人根本没在意。如果你一味忽视,可能小小的上厕所,就在悄然拉低我们的生命长度。下面,一起来揭开“寿命”与“排便次数”的关系真相——也许会颠覆不少人的认知。

排便频率,竟是健康和寿命的“隐形晴雨表”?

“人活着,无非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出、笑得出。”排便表面看似私密而平常,实则和心血管、糖尿病、肠道癌症等众多慢性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大学团队对50万名中国成年人的随访调查显示:

1.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相关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大幅提高,总死亡风险增加21.5%

2.每天保持1~2次规律排便的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寿命也显著延长

3.如果每天超过3次出现水样腹泻,也同样需要警惕肠道隐疾。

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每天排便1~2次,不超过3次,就是最佳的健康“节奏”!低于每周3次,就属于“便秘”预警线;而高于每天3次、质地稀烂,则要留意腹泻乃至肠道感染、炎症等警讯。

长寿人群的排便“金标准”,以及不能忽视的4种异常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误以为:只要肚子不难受,排便几天一次没事。但研究数据显示,这一想法可太“掉以轻心”。长寿老人们通常拥有几个明显的排便特征:

规律稳定:每天1~2次,时间固定在早晨或早晚,主观感觉轻松、无负担。

大便性状:成形如“香蕉型”,颜色黄褐或棕褐,无异味、无黏液和血丝。

而出现以下4种异常时,最好别继续“将就”:

1.持续便秘

比如一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成小球,常伴腹胀、口臭、排便用力。据研究,长期便秘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提升1.78倍,别再轻视!

2.反复腹泻

一天超过3次、质地水样,可能是肠道感染或炎症性肠病信号。中老年人频繁腹泻,约30%合并肠道菌群紊乱,严重时容易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威胁生命。

3.形态突变

大便变细如铅笔、混有血液/黏液、颜色发黑(上消化道出血)等异常持续超过2周,务必尽快就医筛查,防止结直肠癌/溃疡等重大疾病。

4.规律突然改变

原本规律排便突然变便秘/腹泻交替,有可能涉及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遇到此种情况,更应重视肠镜检查。

不妨自查:健康成年人,排便应每天1~2次,形状成条、软硬适中。突然改变、长期持续、伴随腹痛腹胀、消瘦等症状,则要高度重视。

你能做什么?把大便调理成“长寿密码”的执行方案

合理饮食:加强膳食纤维与水分补充
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高纤食物,包括全谷物(如燕麦)、新鲜蔬果(如苹果、火龙果等),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润滑粪便。同时,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防止水分丢失、粪便干硬。

适量运动:驱动肠道健康蠕动
保持每日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瑜伽),哪怕是日常多走楼梯、拉伸四肢,也能明显提升排便频率和质量,研究显示,久坐群体定时运动后,便秘率降低12.6%-18.5%

规律生活:建立固定生物钟
每天尽量在早餐后20-30分钟安排排便,此时胃结肠反射最灵敏。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坚持数周后,肠道会自然形成规律的生理排便反射。

倾听身体信号,及早发现异常
如果出现便血、腹痛、形状突变、体重无故下降等,务必尽早就诊,不拖延、不讳疾忌医。

调理情绪,减少压力
情绪波动、压力过大容易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建议多做深呼吸、冥想、轻运动,保持轻松心态。

健康其实很简单,从关注每天的排便开始。千万别迷信“便秘是体质问题”,饮食粗糙、久坐、饮水不足、焦虑失眠等都能影响肠道功能。改变生活习惯,主动管理身体信号,就是为未来的长寿加一把保险锁。

结语

医学普遍认为,规律、健康的排便频率是长寿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每个人的体质有所不同,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远比迷信偏方更可靠。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里。试着调整你的饮食、运动和作息,关注排便的细微变化,也许就离健康长寿更近一步。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具体健康状况和调理方案仍需结合个人实际,建议到当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评估和个体化指导,切勿自行诊断或延误治疗。本文科普内容仅供健康参考,部分措施效果因人而异,不能替代医疗诊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内科理论与实践_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3.《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今日头条
4.《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今日头条
5.《排便次数反映健康状况?寿命长的人,排便大都在这个次数-博禾医生》
6.《寿命_百度百科》
7.《平均预期寿命不是平均死亡年龄,附2023年中国人口生命表》腾讯新闻
8.《中国人预期寿命增至81.3岁!男女寿命差距却越来越大_澎湃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养生   次数   大便   寿命   长寿   肠道   健康   规律   异常   粪便   频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