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的不是大错,而是对这 3 件事的纵容,家长一定要警惕

撰文:敏敏

如今,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孩子一上初中,简直像换了个人,根本说不得骂不得,稍微管一管,就立马炸毛。” 在许多家庭里,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没日没夜地打游戏,父母若是多唠叨几句,换来的便是狠狠的摔门声 。青春期的叛逆如同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雨,打得家长们措手不及。


手机面前步步退让

知乎上有个网友提问“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还有救吗?”的高赞回答一针见血:“可怕的不是手机,是父母的步步妥协。”许多父母被“越禁止越渴望”的理论吓住,对孩子“再玩10分钟”的讨价还价屡屡让步。结果呢?孩子摸准了耍赖就能得逞,不再把父母的要求当回事。放松变成通宵,查资料变成刷剧打游戏,写作业五分钟就要摸手机。游戏里的“王者”,现实中成了“学渣”,落差让孩子自卑暴躁,沉迷更深。更危险的是,网上的炫富、暴力、戾气,正悄然扭曲着孩子未成型的是非观。

总用“他还小”当挡箭牌

父母用“孩子还小”包揽一切,剪断了孩子责任心的翅膀。青春期学不会承担,成年就容易成甩锅侠、啃老族。习惯了被兜底,遇事只会崩溃抱怨,从不想解决办法。

“孩子发脾气,发泄出来总比憋着好”是纵容的借口。默许孩子摔东西、辱骂或冷战,等于告诉他“伤害别人是被允许的”。一位妈妈曾对儿子因小事摔东西不以为然,认为“长大就好”。结果一次争执中,儿子竟打伤了同学,她才后悔莫及。青春期是学习情绪管理的关键期。此时纵容,会让孩子误以为个人情绪高于一切,无视规则。长此以往,成年后易因小事冲突不断;工作中情绪失控错失机会;亲密关系中更习惯用冷暴力伤害亲近之人。

立规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学会担责任

有时候你纠结 “到底该不该管”,可以这么想十年之后,你是希望他能管好自己、对事情负责、脾气也稳当,还是希望他被手机牵着走、遇到事儿就躲、脾气又急又暴躁呢?

【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育儿   家长   孩子   手机   青春期   父母   作业   情绪   东西   暴躁   规矩   小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