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七点,小区的长椅上,68岁的王大妈和老友正在纳凉。她苦笑道:“孙子说我老年人就得早睡早起,可我一到晚上就睡不着,早上五六点还没精神。”李阿姨点头:“唉,我家老头总催我‘得睡八小时’,可真睡够了更头晕,什么才叫健康作息啊?”
不少朋友都有“人老就该多睡觉”“越睡越养生”的观念。但你是否遇到这样的困惑——该睡多久才算够?睡少了身体差,睡多了也没劲,弄得自己每天都提心吊胆。其实,关于中老年人的睡眠需求,既有“黄金时段”的科学之说,也有不少流传多年的误区。
如果你也有被失眠、早醒或睡不着困扰,或者正在怀疑“为啥别人精神奕奕,我越养生越没劲”,接下来请一定仔细看看。“最佳睡眠时间”,真的适合你吗?有些细节,很多人都忽视了。医生提醒:睡眠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
中老年人的睡眠规律,到底有什么讲究?又该如何顺应身体节律,让自己白天更有活力?下面,让权威数据与真实故事,为你一一解答。
很多人以为“年纪越大越需要多睡”,但医学研究和国家权威指南都显示,中老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间通常为6-8小时,过短或过长都暗藏健康风险。
国家卫健委特别指出,60岁以上成年人每天建议睡眠时长为6-8小时,而《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国人60岁以上群体实际平均睡眠时间为约6.4小时。学界认为,随着年龄增加,人体的深度睡眠比例会逐步下降,自然容易出现“醒得早、入睡难”等现象,但硬性补足“8小时”未必合适。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发现,中老年人若强行延长睡眠时长,反而可能导致白天昏沉、体重增加、甚至心脑血管风险上升。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唤醒规律,比单纯“睡够多少小时”更重要。
为什么“硬撑”睡眠无益? 原因在于,老年人褪黑素分泌减少,大脑昼夜节律变弱,即使夜里躺在床上时间延长,深度修复性的睡眠也未必增加。相反,强行入睡只会加重心理焦虑,让人越睡越累。
抓住“黄金时间段”入眠,睡眠质量、身体健康双提升。众多研究显示,晚上10点至11点入睡、次日6点左右自然醒来,是多数中老年人身体最适应的睡眠窗口。
睡得对,你可能会有这些意外收获。
首先,心脑血管负担降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数据显示,规律作息且夜间10-11点入睡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同比下降约12.6%。原因是这一时段人体褪黑素分泌最强,有利于血管放松、心率减慢。
其次,情绪和记忆力明显改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刊载的大样本调查称,作息规律的60岁+老人,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低于平均水平17.8%,短时记忆力也更出色。
免疫力增强,精力更旺盛。世界卫生组织一项涵盖亚太13国的老年人调查发现,坚持在固定时段入睡与醒来的人,感冒、慢性炎症发作频率显著下降,有效降低了感染性疾病风险。
最后,那些总是“硬逼自己睡足8小时”或“越睡越累”的朋友,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夜间多梦、白天乏力等困扰。若长期作息不规律,还会扰乱体内激素平衡,增加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病概率。
顺应个体节律,别“强求”睡多。优质睡眠以入睡快、夜里少醒、醒后精神佳为标准。若晚上10-11点临睡前有困意、早晨6-7点能自然醒,无论6小时还是8小时,只要清醒后精力尚可,即为“够”。
切记,不要为“多睡会儿”硬撑在床上,也不必因夜间早醒过分焦虑。健康的作息,是顺势而为,而不是与身体作对。
第二,把握好“黄金入睡时间”。 研究明确指出,晚10点到11点为老年人入睡的黄金时间段。此时褪黑素和生长激素都正处高峰期,有利于身体完成内在修复。建议晚上8点后逐步减少电视、手机等刺激,让大脑自然过渡到休息状态。保持卧室安静、灯光柔和,养成固定入睡的仪式感。
第三,白天积极活动,晚上才能睡得好。白天适度锻炼:如小区散步、慢跑、做广播体操,每天累计30-60分钟,中午适当午休10-20分钟,有助于改善夜间休息。
同时,注意饮食搭配、避免“油腻宵夜”,改善胃肠道不适也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
其实,健康的睡眠,不在于“睡得多”,而是真正改善睡眠节律与质量。如果你因作息改变后发现自己精力、情绪、身体状况有好转,就说明选对了方法。不必与“8小时神话”死磕,也不要因早醒就担忧。健康的睡眠在于恰到好处、顺应自然。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2023年)》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年第5期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