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逝世!曾在临沂一中当校长!

11月23日晚,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本名王洪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3岁(虚岁)。

2025年7月17日,王火迎来103岁生日,在家中接受采访。


王火,男,原名王洪溥,江苏如东人,1924年7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中国作协名誉委员。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四川文艺出版社原书记、总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编审,四川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87年春离休。1995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曾在山东临沂一中工作22年,也是全国第一个报道南京大屠杀的记者


王火先生一家在临沂一中


王火是最早报道南京审判与大屠杀案的记者之一,抗战胜利后率先采访了身中37刀仍勇敢出庭作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


1946年2月,王火前往南京采访日本战犯的审判过程,旁听了对谷寿夫、冈村宁次等人的公审。在此期间,他见证了李秀英以围巾半掩面庞、毅然作证的过程。之后,王火专访李秀英,并以笔名“王公亮”发表长篇通讯,震动一时。后来,李秀英也成为王火作品《战争和人》第一部《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庄嫂”的原型。


王火报道的南京大屠杀稿件剪报

1993年,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合集出版,获国家图书奖、炎黄杯人民文学奖等荣誉,并于1997年全票获得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据报道,王火本名王洪溥,之所以改名为“火”,是因为当时社会黑暗,他想要用熊熊燃烧的火焰冲破黑暗,迎来光明。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他崇拜的苏联名作家高尔基有句名言:“用火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


22年青春奉献给临沂


1961年,王火先生来到临沂一中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22年青春奉献给临沂,他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


在一中时,他一边忙着紧抓教学,一边勤奋笔耕,不断地在《光明日报》《当代》《收获》《十月》等大型报刊上发表中短篇文艺作品,还跑遍沂蒙的山山水水以及全省、全国各地,广泛采访,体验生活,搜集资料,挤时间写作,《外国八路》等新的作品相继问世。




1983年,王火59岁时在临沂


鉴于王火先生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和他乐于助人的品格,全省、全国知名的作家、出版社的编辑纷纷同王火联系,有的约稿、有的交流、有的请教。沂蒙地区的文艺界和爱好文艺的青年更是纷至沓来,于是沂蒙地区的文学、艺术的优秀作品便接二连三地涌现在报刊、舞台、银幕乃至全区、全省、全国的“汇报演出”中。许多中青年文学家、艺术家也借助沂蒙这片沃土成长起来,使文学艺术之花盛开沂蒙,享誉全国。




王火、凌起凤夫妇在临沂


老校长王火在临沂工作、生活的22年,同上至地委书记、各级领导,下至各界名流、学校广大师生广交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正是他长期践行高尚师德的佐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历史   临沂   校长   沂蒙   全国   文学奖   全省   南京   本名   采访   高尔基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