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很多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为何中国人最恨日本人?

一些外国专家挺纳闷:论侵略,近代史上组团来中国的国家,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英国、法国、沙俄……哪个没捞过好处?为什么偏偏就跟日本这个邻居“过不去”?

要我说,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恨”字来概括。它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写满了血泪的账本,每一页都记录着不同的债。有些债是抢你家东西,有些债,是要刨你家祖坟,甚至让你断子绝孙。 这两种债,分量能一样吗?

咱们先把账本翻到前面,看看那些西方列强。就说英国吧,1840年,为了卖那害人的鸦片,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当时中国的白银哗哗地往外流,有学者算过,光1838年流出去的六百多万两白银,要是铸成砖,都够把紫禁城三大殿的地面铺满了。那会儿的中国人,从上到下,都被鸦片折磨得没了人样。

再说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那不只是烧了几栋房子,那是把几代人的心血、把一个文明的瑰宝给烧了。就连当时跟着军队的牧师都觉得脸上挂不住,在日记里写:“我们成了焚毁文明的野蛮人。”后来八国联军进北京,更是跟搬家公司似的,连大铜缸上镀的金都拿刀给刮走了,最后还逼着清政府签了4.5亿两白银的赔款。

这些事,屈辱吗?当然屈辱,锥心刺骨。但你会发现,他们的核心目的非常直接:求财。 他们要的是通商、要的是赔款、要的是殖民地带来的财富和资源。他们会打你、抢你、侮辱你,但他们的算盘里,没想着让你这个民族从根上彻底消失。

可日本这笔账,完全是另一回事。

甲午战争是咱们第一次真正领教这个邻居的狠。以前总觉得它是个跟在后面的学生,结果一出手,就把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致远舰”冲向敌舰的悲壮,至今想起来都让人胸口发堵。那一战,不光是输了战争,更是把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自信给打断了脊梁。割让台湾,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这笔钱,日本拿回去发展工业、办教育,然后磨出了更锋利的刀,准备下一次再捅过来。

如果说甲午是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14年侵华战争,就是要把这道口子活活撕烂,把整个中华民族推进深渊。

区别就在于,日本的侵略,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抢劫”,它要的是“替换”。

在东北,他们推行“日满一体”的奴化教育,逼着中国的孩子唱日本国歌,学日语,要是考试不及格,大冬天能被扒光衣服罚跪在冰面上。沈阳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回忆,他小时候的课本里,从盘古开天辟地都变成了日本的天照大神。这已经不是文化侵略了,这是要从精神上阉割一个民族,让孩子们忘了自己是谁。

更别提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这不是战争,这是有组织的、以国家名义进行的生物实验。他们管活生生的中国人叫“马鲁他”(maruta),意思是“木头”,在他们眼里,中国人不算人,只是实验材料。冻伤实验、细菌实验、活体解剖……那些档案里冰冷的记录,每一个字背后都是一个中国家庭的毁灭。直到今天,在哈尔滨的731部队遗址上,那些锈迹斑斑的手术台和铁钩,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惨无人道。

还有1937年冬天的南京。那不是一场战斗,那是一场持续六个星期、针对平民的屠杀。日本军官搞“百人斩”比赛,看谁先用刀砍死100个中国人,还把这当成“战功”在报纸上炫耀。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摄像机偷偷记录下的黑白影像里,长江边尸体堆积如山,血水染红了江面。三十多万同胞,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那是三十多万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如果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强盗逻辑,那么日本的侵略,是灭绝逻辑。 它不仅要你的钱,还要你的命,更要你子子孙孙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心甘情愿地做他们的奴隶。这种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灭绝,是其他任何一个侵略者都未曾如此系统、如此残忍地实施过的。

除了手段的残忍,更让人寒心的是那种“背叛感”。

历史上,中国对日本有过“师恩”。唐朝时,日本的“遣唐使”一批批地来长安学习,把汉字、茶道、建筑、律法带回国,可以说,中华文化是日本古典文明的摇篮。明朝的朱舜水东渡日本,传播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德川幕府。

这就好比你手把手教会了邻居家的孩子读书写字、为人处世的道理,结果他长大了,拿着你教他造的刀,第一个就闯进你家,要你的命。这种恩将仇报的背叛,比一个素不相识的强盗闯进来,更让人痛彻心扉。

而最关键的一点,也是让这笔账至今算不清的根源,是战后日本的态度。

二战后,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那惊世一跪,替整个德意志民族赎了罪,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德国用法律的形式严禁任何纳粹的宣传,在教科书里把纳粹的罪行写得清清楚楚,让每一个德国孩子都知道那段历史是整个民族的耻辱。

反观日本呢?

他们中的一些人,始终不愿低头认罪,反而想方设法地涂改账本。 “南京大屠杀”在他们的教科书里,一度被模糊成“南京事件”,死亡人数被说成“尚无定论”。侵略战争被美化成“解放亚洲”的“圣战”。就在去年(2024年),日本又通过了一版新历史教科书,进一步淡化了“慰安妇”和强征劳工的强制性。

日本的一些政客,年复一年地去参拜那个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这就好比一个杀人犯的后代,不但不承认他祖宗杀了人,还天天去祖宗的坟头献花,说他祖宗是“英雄”。 这对受害者家属来说,是何等的侮辱和二次伤害?

伤口之所以难以愈合,不是因为时间不够长,而是因为有人总在往上面撒盐。中国人常说“宽容”,但宽容不等于遗忘,更不代表可以无底线地原谅那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

所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对日本的侵略尤为“记仇”?

因为那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那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系统性灭绝; 因为那不仅仅是船坚炮利的欺凌,那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无情背叛; 更因为,直到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等来的不是真诚的道歉和反省,而是日复一日的狡辩、遗忘和篡改。

我们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住文明的底线。就像那个在伪军军服里缝下“心要红”字条的裁缝一样,那是我们民族的底线。我们不希望悲剧重演,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这本沉重的历史账本,我们必须紧紧攥在手里。只有当账本上的每一笔血债都被正视,当施暴者真正低下头颅,当历史的真相不再被任意涂抹时,和解的那一页,才有可能真正翻开。

在此之前,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参考文献:

  1.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48年)
  2. 张宪文 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日]石井明:《日中战争的历史认识与和解》,东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4. [美]约翰托兰:《日本帝国衰亡史》,新华出版社,20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历史   日本人   中国   外国专家   中国人   国家   日本   账本   民族   战争   纳粹   德国   祖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