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后,李兰娟建议糖尿病患者:记住“5不吃”,血糖平稳一整天

天气一降温,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会比平时更敏感一些。尤其是血糖,很容易出现波动,甚至有时候看似控制得很好,早晨测血糖还是不稳定。

近期,专家李兰娟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气温下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上的“5不吃”原则,这样可以让血糖在一整天里保持相对平稳,而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起伏。其实,这些不吃的东西看似普通,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影响可不小。

首先是不吃高糖食品。糖尿病人最直接需要控制的就是血糖,而高糖食品的危害不仅仅是瞬间升高血糖这么简单。

糖分摄入后,血糖迅速升高,胰岛素需要大量分泌来调节,而长期高血糖刺激胰岛β细胞,会让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弱,甚至加速糖尿病的进展。研究显示,每天摄入额外添加糖超过50克的人群,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会比控制糖摄入的人高30%

尤其在天气降温后,很多人喜欢喝甜饮料、吃甜点来取暖和安慰自己,但殊不知,这些小动作可能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飙升。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换言之就是甜食尽量避开,哪怕是节日里想吃一点,也要控制量

其次是不吃高脂肪食品。很多男性糖尿病患者喜欢油炸食品或者肥肉,认为吃一点无所谓,但脂肪摄入过多会影响血糖稳定。

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胃排空时间,导致血糖升高速度变慢,但持续时间更长,这种情况下,血糖波动幅度可能更大。

特别是一些快餐、油炸食品,油脂不仅多,盐和糖也常常超标。近来的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每周摄入超过三次高脂肪食物,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近20%

所以,换句话说,不仅是血糖,连心血管健康也可能被影响。总的来说,这类食物在冬天虽然诱人,但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控制摄入频率和量。

第三是不吃精制碳水。很多人习惯早晨吃白面包、馒头或者精白米饭,觉得方便又容易消化,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精制碳水几乎等于血糖炸弹。精制碳水被消化吸收得非常快,会让血糖短时间内大幅升高。

研究数据显示,吃精制碳水的糖尿病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峰值通常比吃全谷杂粮高出30%到50%。同时,长期食用精制碳水,会减少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本来可以延缓血糖吸收,改善肠道健康。

换句话说,如果糖尿病患者早餐选择燕麦、全麦面包或者糙米,血糖波动会明显减轻,而且饱腹感更持久,不容易中午又暴饮暴食。

第四是不吃生冷刺激食物。冬天虽然寒冷,但有些人喜欢吃生冷食物或者喝冰镇饮料,殊不知,这对糖尿病患者尤其不友好。

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加重消化负担,同时也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太好的糖尿病患者,吃了生冷食物之后可能出现腹泻或者消化不良,这会影响餐后血糖的稳定。

临床观察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食用生冷食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可增加20%左右。因此,换句话说,尤其在降温季节,更应该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既保证营养,又保护血糖稳定。

第五是不吃高盐食品。很多腌制品、咸菜、速冻食品盐分极高,而高盐不仅影响血压,也间接影响血糖控制。高盐摄入会增加胰岛素抵抗,长期下来,血糖调控变得更困难。

研究发现,每日摄入过量盐分的糖尿病患者,其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餐后血糖控制难度增加。此外,高盐还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而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所以换句话说,不仅要关注糖分,也不能忽视盐分,尤其是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要严格限制。在笔者看来,这“5不吃”原则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很多人容易掉进误区,比如认为只要少吃甜食就可以,或者觉得偶尔吃一次油炸食品没关系。然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讲究的是长期稳定,而不是偶尔的短期控制。

换句话说,即便偶尔违反,也需要尽快调整饮食,避免连续几天都吃不合适的食物,这样血糖就很容易被扰乱。此外,糖尿病患者在降温季节还要注意饮食搭配和用餐规律。

尤其是早餐和晚餐,应该保证蛋白质、膳食纤维和适量碳水的均衡摄入,这样血糖上升平缓,同时避免夜间血糖过低或过高。

研究显示,餐前加蛋白质和高纤维食物的组合,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15%到20%。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多喝温水,保持充足水分,有助于代谢废物和稳定血糖。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心态管理。降温后天气阴冷,很多人食欲增加,或者想通过吃零食安慰自己。殊不知,这种心理状态容易导致血糖控制失衡。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严格遵守饮食原则,同时要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发现血糖波动就及时调整饮食或运动。

近来有数据表明,坚持自我监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指数比不监测的人低约25%,这说明主动管理对血糖稳定非常关键。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在降温季节一定要格外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李兰娟提出的“5不吃”原则——不吃高糖、不吃高脂、不吃精制碳水、不吃生冷、不吃高盐——不仅有科学依据,而且实践效果明显。

换句话说,这并不是简单的限制,而是让身体获得更好的血糖管理条件,让糖尿病患者在整个冬天都能保持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风险。

换言之,糖尿病患者要理解,这五条原则不是临时性的,而是长期应该遵守的生活方式。近期研究显示,即便是轻度血糖异常的人群,如果能长期坚持健康饮食,血糖稳定率可提高到70%以上,而并发症风险明显降低。

与此同时,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心理平衡,同样对血糖稳定有显著帮助。当然,糖尿病患者在执行这些原则时,也需要结合自身情况。

换句话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按照同样的食谱来安排饮食,每个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使用情况不同,因此在遵循“5不吃”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医生指导做适度调整。

总而言之,核心思路就是控制血糖波动、保护胰岛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这才是降温季节最实际的健康目标。

总的来说,换言之,糖尿病患者想要血糖平稳,不只是吃药就够了,生活细节才是关键。尤其是在天气降温的时候,身体对血糖的敏感性提高,饮食管理更显重要。遵守“5不吃”原则,再配合规律饮食、适量运动和心理调节,血糖稳定不再是难事。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科学可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的限制,更像是给身体创造一个适宜环境,让糖尿病患者在寒冷季节也能保持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指导,刘娟,现代食品,2025-09-2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养生   血糖   糖尿病患者   平稳   建议   李兰娟   食物   生冷   并发症   稳定   原则   饮食   胰岛素   盐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