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州晚报】
关于携手预防登革热、共建健康家园的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夏秋季是蚊虫孳生的高峰季节,也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并非直接人传人,其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
为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认识传播媒介:伊蚊是元凶
登革热通过携带病毒的雌性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人体传播。这类蚊子黑白相间,多在白天活动,尤其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叮咬最为频繁。清除伊蚊的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立即行动起来,清除蚊虫孳生地(关键在“清”)
伊蚊偏爱在小型清水中产卵繁殖。我们的任何疏忽都可能为它们提供“温床”。请您立即检查并清理以下场所:
彻底清理积水:翻盆倒罐,清除房前屋后、阳台、天台、花园等闲置容器的积水,如废弃的轮胎、瓶罐、花盆底碟、食品包装盒等。
管理水生植物:家养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周至少换水一次,并清洗植物根部及容器内壁,或改用沙石养护。
封盖储水容器: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消防桶、水缸、蓄水池)请务必加盖密封,杜绝蚊虫产卵。
疏通排水系统:清理排水沟、天台地漏,保持渠道畅通,防止积水。
处理垃圾:妥善处理垃圾,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扔进垃圾桶,避免露天堆放。
记住: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重点在“防”)
家庭防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必要时可使用环保型蚊香、气雾罐或电热蚊香液驱蚊灭蚊。
户外防护: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使用驱避剂:在外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经认证的蚊虫驱避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
避开高危区: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
了解疾病症状,及早就医诊治(切记在“早”)
如果您或家人近期有蚊虫叮咬史,并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活动轨迹和蚊虫叮咬情况,切勿自行服用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加重病情)。
突发高热:迅速发烧,体温可达39~40℃。
剧烈疼痛: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等。
面红出血:颜面或颈胸部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出血症状(皮肤粘膜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咳血等)。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部分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可能出现严重出血倾向或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携手守护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玉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9月13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