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论局 | 刚柔并济,拼出佛山文旅真功夫

五一黄金周的余热尚未消散,佛山文旅市场又迎来新一轮冲锋。在“5·19中国旅游日”与端午节接踵而至的时间窗口,佛山以“听见青春 逐浪佛山”为主题,策划推出196项文旅活动——从百年火车站的非遗市集到叠滘水道的龙舟漂移,从带宠出游的萌宠电影夜到众星云集的跨界音乐嘉年华,以丰富的活动和多重的体验,开启一场覆盖文化、旅游、体育、演艺、赛事的全域狂欢。

在各地纷纷出大招、出奇招的当下,佛山文旅如何脱颖而出?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场夏日火拼中:以文化为魂、以场景为体、以融合为径,打出了刚柔并济的“文旅功夫”、城市圈粉的致胜招式。

当前,中国旅游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游客越来越追求深度体验与文化共鸣,消费需求向“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社交”等复合场景延伸,年轻人更渴望个性化、强互动的“情绪价值”。面对这一趋势,佛山的选择清晰而坚定:通过文化、旅游、体育的深度融合,将积淀千年的广府文化、武术精神、美食底蕴等,转化成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旅产品,打造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品质之城。

在三水百年火车站举行的“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仪式,堪称佛山文旅创新的缩影。在这里,“文物活化青年共创计划”让历史建筑与现代创意碰撞,“非遗+市集+音乐会”的组合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场景,“宠物经济带”“爱情经济带”“户外运动经济带”等新概念的提出,则展现了佛山对新消费趋势的敏锐洞察。这种活化思维,打破了文旅项目“静态展示”的局限,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看似跨界混搭的尝试,恰恰切中了文旅消费的核心逻辑:创造独特情绪体验,方能抢占市场先机。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的布局,通过整合西樵山、皂幕山等自然景观与北江、西江人文资源,佛山正将分散的文旅资源编织成网。这种“串珠成链”的思维,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形成了规模效应。正如“湾区文旅体验矩阵”的推出,佛山正在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联动,构建起文旅消费的生态闭环。

体育赛事的融入,则为佛山文旅增添了“硬核”魅力。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多项赛事,展现了公共服务能级和城市温度;叠滘水道“水上漂移”的极限竞速、容桂“夜龙蹦迪”的颠覆性创意,释放的是年轻群体的荷尔蒙。当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一场龙舟赛可以衍生出夜间经济、美食经济、非遗经济;一项足球赛事能带动酒店、交通、文创等产业联动。这种“体育+”模式,不仅提升了城市能见度,更创造了文旅经济的乘数效应。

纵观佛山此轮文旅攻势,表面看是各种活动的叠加,实则是“从流量到留量”的系统工程。当很多城市还在追求“网红打卡”的短期效应时,佛山已着手构建文旅产业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市场创新,推动文旅产业从“活动驱动”转向“系统驱动”,推动文旅消费从观光式转向沉浸式、从一次性消费升级为情感连接。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城市气质的迭代。当百年火车站变身文创地标,当一碗双皮奶带动乡村旅游,文旅不仅为“制造名城”注入新动能,更成为讲述“岭南文化名城”新叙事的最佳脚本。

一个城市的文旅吸引力,不在于拥有多少风景名胜,而在于能否将文旅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生活场景,让每个游客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旅程。这个端午,佛山已备好上百种打开方式,就等你来发现她的千般美好。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叶小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标签:旅游   刚柔并济   佛山   功夫   经济   城市   文化   体育   场景   火车站   市集   效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