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五年7500万的合同一签,那边足协就盘算着花1600万年薪请新帅。
你看这事儿,年均赞助1500万,反手就想全砸给一个教练,钱还不够。
这根绳子刚递到手里,就有人想着拿它来上吊。
扬科维奇们拿着百万欧元年薪的时候,国足的问题只是教练吗?谁都清楚,根子烂了,换再多“神医”也没用。青训断了代,联赛死气沉沉,球员没个盼头,这才是病根。
把钱全给一个新教练,无非是重复那个“换帅如换刀,换了也白搭”的老故事。除了媒体上热闹几天,还能剩下什么?
说实话,比亚迪也不是傻子。
人家一边赞助着欧洲杯、美洲杯,体育营销玩得明明白白。他们投的从来都是“价值上升期”的潜力股。现在国足这光景,有什么价值?
所以,比亚迪的赞助,赌的不是国足的现在,而是中国足球有没有一个值得投资的“未来”。他们是在赌一个“重建的可能性”,而不是给你钱去买张即开即废的彩票。
这种时候,钱最该去哪?
明眼人都知道,青训。那个最花钱、也最看不见短期回报的无底洞。
国内的青训,从来不是缺钱,而是钱没花对地方。基地盖得比五星酒店还漂亮,结果连个正经的守门员教练都请不起。青少年比赛办了一堆,赛制却搞得跟走过场一样,纯粹是完成任务。
这1500万里,哪怕只抽出三分之一,踏踏实实请10个欧洲A级青训教练,分到全国各地去,带U13到U17的孩子。这不比请个大牌外教来上几堂公开课,拍几张照片发新闻稿,要实在得多?
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球员留洋。
咱们总羡慕日本有超过400个球员在欧洲踢球,哪怕是低级别联赛。而我们的球员呢?还在为五大联赛的替补席挣扎,能坐稳就谢天谢地了。
思路得换换。
与其花大价钱去运作一两个天才“跳级”登陆豪门,最后大部分时间看饮水机,不如把这些钱打散了用。给每一个能去比甲、德乙、葡超踢球的年轻球员补贴一部分生活费,让他们在国外能先生存下来,能熬过最难的头两年。
这叫“毛细血管”建设,是为未来十年储备力量,而不是只顾眼前的面子工程。
当然,球迷最担心的事,永远是那笔钱最后去哪了。
大家心里都有数。过去足协的赞助款,总有一部分会悄无声息地变成“行政开支”,或者干脆不知所踪。
这次,比亚迪作为掏钱的企业,真应该在合同里把条款写死。每一笔钱的用途,都必须跟可量化的指标挂钩。比如,今年U16球员海外集训达到多少人次?新增了几个有合格教练的标准球场?用商业世界的逻辑,去倒逼体育圈的效率。
说到底,这7500万,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命运。
但它就像一块试金石,能清清楚楚地测出来,现在的中国足协,到底还值不值得信任。
如果这笔钱能被花在刀刃上,花在青训和留洋这些打基础的事情上,那它就能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来。反之,如果它最终只是变成了某个大牌教练年薪后面的一个零头,那这根救命的绳索,早晚会变成勒死自己的枷锁。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