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没有后退,面对特朗普的高压威胁和关税大棒,印度政府不仅没有低头,还在联合国、媒体和国内公开场合给出强硬回应。
就在美国总统自诩“听说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同时,印度外交部、能源部和总理办公室几乎同时出面辟谣,并重申与俄罗斯的长期能源合作不会改变。
这场围绕俄油展开的博弈,印度选择了硬刚,莫迪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借机强化了印度的全球“大国姿态”。
7月底,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连发多条攻击性言论,将矛头直指印度。
他不仅批评印俄之间持续的军事与能源合作,还用“死亡经济体”形容印度经济,称其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导致美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就在同一时间,美国财政部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附加一项“通俄罚款”,以惩罚印度继续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
特朗普的动作并不突然。
早在7月中旬,他就提出所谓“二级制裁”计划,将所有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国家列入制裁名单,税率起步为100%。
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加压手段迫使全球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从而逼迫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让步。
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69个国家实施10%至41%不等的对等关税。印度被列为重点对象,税率高达25%,仅次于对加拿大发起的35%惩罚性关税。
文件中明确警告,若印度拒绝停止从俄罗斯采购石油,将面临第二轮制裁,税率可达100%。
面对这一连串打压,印度政府迅速作出回应。
8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贾斯瓦尔在记者会上强调,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是基于市场规律、供需平衡与全球战略判断所决定,不会接受任何“第三国视角”的干涉。
他还重申,印度拥有充分的能源采购自主权,政府未发出任何减少俄油进口的命令。
印度财政部则启动了专项机制,以补贴和出口多元化的方式应对美方关税压力。多家印度媒体援引政府高官消息称,印度将继续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当前没有任何政策调整。
此外,印度还加快了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能源接触,确保在不影响与俄合作的前提下拓宽供应来源。
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印度每日原油进口依赖度高达85%。
自2022年以来,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曾一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买家。2025年上半年,印度平均每日自俄罗斯进口原油约175万桶,占其总进口量的四成以上。这一合作为印度每年节省外汇开支近50亿美元,成为其稳定能源成本的重要支柱。
8月2日,两名印度高级官员通过彭博社和路透社回应特朗普的“听说论”,明确指出俄油采购并未减少,近期进口波动主要由于俄罗斯出口量下降、油价折扣缩窄以及物流因素,并非政策变化。官员强调,印度的能源决策不受外部政治压力影响。
莫迪本人也在这场争议中亲自发声。他在一次讲话中驳斥“死亡经济体”说法,表示印度正在迈向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国内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新能源发展迅速。他称“莫迪经济学”是当前全球分裂背景下的“唯一亮点”,并呼吁全民支持“本土自强”战略。
与此同时,印度媒体曝光,一些私营企业如信实工业集团已开始采购中东原油,以应对俄方出口波动。
但这些举动并未代表政策层面的转向,而更像是战术上的灵活调整。政府依然维持与俄方的长期采购合同,并指示相关企业制定“替代来源报告”,作为应急预案而非全面替换。
在联合国安理会,常驻代表耿爽代表中国发言,揭露美国自身仍在持续进口俄罗斯核燃料、钛合金与化肥,并指出2024年美国自俄进口化肥同比上涨5.6%。这番发言不仅揭穿了美方的“选择性制裁”,也为印度正当性提供了间接佐证。
俄罗斯方面则保持克制,没有对印度的短期进口浮动做出过激反应。俄媒分析称,印度仍是“最值得信赖的能源大买家”,长期合同尚未中断,不宜轻言“背叛”。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表示,愿意继续深化与印度的能源合作,并视其为对抗西方制裁体系的重要支点。
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印度也展现出强硬姿态。
8月2日,莫迪政府拒绝与美方就F-35战机采购捆绑能源条件,并转而与法国签署阵风战机采购协议,总额达66亿欧元。
这一举动被媒体解读为对华盛顿强势外交的有力回击,同时也是印度强化战略自主的一步。
印度的立场不仅出于经济利益考量,更是基于其长期坚持的“不结盟外交”传统。
作为金砖国家成员,同时又是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的一环,印度始终在多边关系中寻求平衡。
此次面对美方压力,印度政府选择了不站队、不表态、不退让,用行动巩固了其“大国不屈”的形象。
在全球范围,印度的坚决姿态对俄罗斯构成重要支撑,也让中印两国在对美博弈中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共振”。
中国早已明确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强调能源合作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外交部和联合国发言均体现出对美方制裁政策的坚决反对。
特朗普是否能真正兑现100%制裁承诺,尚存疑问。美国国内经济数据走弱,7月非农新增就业仅7.3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白宫内部面临强大舆论压力。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宣布辞职,特朗普意图掌控货币政策局势,加剧了市场对其经济政策的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试图通过外交施压与军事恐吓转移国内焦点。他不仅威胁对俄加征100%关税,还下令向俄罗斯海域部署两艘核潜艇,试图制造“临战氛围”。但这一系列动作被美国媒体批评为“竞选广告式表演”,缺乏实质战略逻辑。
印度不为所动,继续推进自身能源战略与全球布局。对俄石油照买不误,对美关税照应不怯,莫迪政府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特朗普的压力测试,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印度式独立”的战略格局。未来,印度是否在中美俄之间保持平衡,仍需观察,但当前明显站稳脚跟。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