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识健康:羊屎蛋、干硬、稀软?一碗小甜水,清火通便助长高!

从医40多年,每次坐诊时,家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夫,咋知道孩子的脾胃好不好啊?”

其实,判断孩子脾胃好不好,不用盯着舌苔、面色琢磨半天,孩子每天的大便,就是最直观的“健康信号”。


胃火旺——拉羊屎蛋,吃得多却不长肉

有些孩子大便一颗一颗,像羊屎蛋一样,又干又硬,拉起来特别费劲。这种情况,大多是胃火旺引起的。

胃火旺,消化功能过于亢进,食物在肠道里停留时间短,水分来不及吸收,大便就变得干结。
孩子通常会伴有口臭、口干、舌苔黄厚、肚子胀、喜欢喝凉的、吃油炸的东西,脾气也比较急躁。

这时候,调理的重点是清热降火、润肠通便
取沙参、麦冬煮水代茶饮,这两味药能清胃火、生津液,帮助大便软化,顺利排出。

肺火旺——干硬便,常咳嗽

有的孩子大便不是羊屎蛋,但整体偏干硬,排便费力,同时还有咳嗽、嘴唇干、爱舔嘴唇、小便黄、嗓子不舒服的表现,这就得留意是不是肺火旺了。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火大了,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大肠没法正常推动大便,自然就干硬难排。

调理要侧重清热润肺、润肠通便,杏仁百合萝卜汤就很对症。

准备甜杏仁、干百合、白萝卜切块,一起煮30分钟,最后加少许冰糖调味。这道汤既能清掉肺里的火气,又能滋润肠道,帮着大便顺畅排出。

脾虚湿困——稀软便,没胃口、手脚凉

还有一类孩子,大便总是稀软不成形,水一冲就散,有时还能看到没消化的食物,这其实是脾虚湿困的表现。

脾主运化,脾虚了,水湿运不出去,就会影响消化吸收。这类孩子通常食欲差、面色发黄、手脚凉,有时还会喊肚子胀

调理要健脾祛湿、调和肠胃。茯苓山药小米粥就很适合。

取茯苓、山药、小米,一起熬成粥,早晚温热食用。既能补脾胃,又能祛湿气,慢慢就能改善稀便的问题。

这些食疗方,家长可以在家试着给孩子用一用,用上一两周,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效果不明显,或者孩子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耽误。

我前不久接诊过一个4岁男孩,比同龄孩子矮一截,平时大便干结,两三天才一次,晚上也睡不踏实。

我一看,孩子舌苔黄厚,肚子有点胀,是典型的胃火旺兼脾虚。光通便不行,还得从根本上健脾、滋阴、消食导滞。

于是我给他开了一个健脾通便的方子,里面用了:

·太子参、茯苓、炒白术——健脾益气,安神助运

·炒山楂、莱菔子——消食化积,行气除胀

·南杏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陈皮、北沙参——理气健脾,滋阴生津

·炙甘草——调和药性,补中益气

(注意:每个孩子体质不同,用药需个体化,请勿自行套用)

调理两周后,家长高兴地告诉我,孩子每天都能排便了,睡觉踏实多了,吃饭也香了。连续调理三个月,孩子长了3厘米,脸色也红润起来。

作为一位看了40多年生长发育的儿科大夫,我特别理解家长对孩子大便、吃饭、长个子的焦虑。

很多家长会先尝试食疗,这是非常好的习惯。但也有些家长,要么一味依赖食疗,耽误了调理时机;要么心急乱用药,反而伤了孩子脾胃。

我想提醒大家:每个孩子体质不同,调理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育儿   甜水   健康   孩子   大便   脾胃   家长   舌苔   茯苓   大肠   杏仁   生津   滋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