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大人物。他当过中华民国大总统,却因为复辟帝制把自己搞得臭名昭著。1916年6月6日,他因尿毒症在北京去世,临死前据说留下了一个预言,说有三个人可能会在未来统治中国。这三个人是谁呢?答案是: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这不是袁世凯随便瞎说的,而是他根据当时的政治格局和这三个人的能力、影响力做出的判断。下面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预言的来龙去脉,这三个人是谁,他们后来又怎么样了。
1916年的中国,袁世凯刚搞了个复辟帝制,打算当皇帝,结果全国上下反对声一片,他自己也成了众矢之的。复辟失败后,他身体垮了,尿毒症把他折腾得不行,最后没撑过去。临死前,他肯定也在想:我走了以后,这个国家谁能接盘?毕竟他当总统的时候,手里攥着北洋军阀的实权,对当时的政治人物和势力了如指掌。
他挑出来的这三个人——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都不是随随便便选的。黎元洪当时是副总统,名头响亮,还有革命派撑腰;徐世昌是袁世凯的老朋友,政治手腕高明;段祺瑞则是北洋军的核心,手握兵权。这三个人,一个有民意,一个有资历,一个有武力,确实是当时最有潜力接管中国的人物。所以袁世凯的预言,其实是他对这三人能力和地位的一种认可,也带着点希望他们能保住袁家势力的意思。
不过,历史可没按他想的走。这三个人后来虽然都当过大总统或者掌过实权,但中国还是乱成了一锅粥,军阀混战,谁也没能真正统一全国。咱们接下来就挨个儿看看这三人的故事。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生在湖北黄陂,家里不算富裕,小时候跟着父亲到天津谋生。14岁那年,他考进了北洋水师学堂,学的是海军技术,特别擅长修船修引擎,老师严复和萨镇冰都挺看好他。不过严复也说过他“德高才疏”,意思是人品不错,但搞战略有点儿欠火候。1888年毕业后,他被派到广东水师,干过管轮。1894年甲午战争,他所在的船被日本打沉了,他在海上漂了半天,差点没命,最后被救回来。
甲午战败后,黎元洪投奔了张之洞,开始在新军里混。1906年,他当上了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驻扎在武昌。结果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湖广总督跑了,革命党人找不到人领导,就把他从家里揪出来,硬推上湖北军政府都督的位子。黎元洪一开始还不乐意,但架不住形势,稀里糊涂成了革命派的“吉祥物”。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顺理成章当了副总统,还兼着湖北都督。
袁世凯当总统时,黎元洪是副手,两人关系还算过得去。1913年,袁世凯搞定二次革命,黎元洪站他那边,得了不少好处,后来正式当上副总统。不过袁世凯对他也不完全放心,把他调到北京住进瀛台,多少有点软禁的意思。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想封他个“武义亲王”,黎元洪没答应,态度挺硬气,算是跟袁世凯划清了界限。
袁世凯一死,1916年6月7日,黎元洪接了大总统的位子。他想恢复约法和国会,干点正事儿,可惜实权都在段祺瑞手里,两人掐得厉害,历史上叫“府院之争”。1917年张勋复辟清朝,黎元洪躲进日本使馆,后来干脆辞职不干了。1922年,直系军阀又把他推出来当总统,可没过一年就被曹锟赶下台。他退到天津,1928年6月3日脑溢血去世,64岁。
黎元洪这人吧,命挺坎坷的,被革命党推上去,又被袁世凯、段祺瑞这些人牵着鼻子走,自己没啥实权,最后也没能干成啥大事。
徐世昌,1855年10月23日生在河南卫辉府,祖上是浙江宁波人,后来搬到天津定居。他小时候家里穷,父亲死得早,靠母亲拉扯大。徐世昌挺争气,1882年中举人,1886年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1895年,他加入强学会,跟袁世凯、张之洞这些人混熟了,尤其是跟袁世凯关系铁,得了不少资助。后来在袁世凯小站练兵时,他还当过幕僚,负责文案。
1905年,徐世昌干到巡警部尚书,管北京治安。1907年当上东三省总督,搞了些开埠、修铁路的事儿,还对抗过俄国和日本。辛亥革命时,他站在清廷这边,主张让袁世凯出山收拾革命党。1912年民国成立,他给袁世凯当国务卿,但1915年袁世凯要称帝,他反对,辞了职。
徐世昌跟袁世凯是老交情了,从清朝就一起混,袁世凯对他很信任。袁世凯死前把他列进预言,也说明这份信任没变。徐世昌这人擅长搞平衡,不像段祺瑞那么硬碰硬,袁世凯可能觉得他能稳住局面。
1918年,段祺瑞跟冯国璋斗得不可开交,徐世昌被推出来当大总统。他想当个“和事佬”,促成南北和解,可惜手里没兵,啥也干不成。1922年直奉战争,直系军阀赢了,他被逼辞职,回了天津,之后就专心写诗画画,编了本《晚晴簃诗汇》。1939年6月5日,他在天津病逝,84岁。
徐世昌这辈子挺会做人,左右逢源,但也正因为没啥硬实力,当总统那几年没啥大作为,算是平稳退场。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生在安徽六安,家里穷,小时候死了爹,跟着族叔混。1885年,他考进北洋武备学堂,学炮兵,成绩特别好。1889年去德国柏林军校留学,还在克虏伯兵工厂实习过,回来后在袁世凯的新军里管炮兵,1898年升了武卫右军右翼翼长。
1903年,他跟冯国璋、王士珍并称“北洋三杰”,在军阀圈子里名气很大。辛亥革命时,他支持袁世凯,1912年当了陆军总长,帮着逼清帝退位。1915年袁世凯要称帝,他劝了几次没用,被免了职。
段祺瑞是袁世凯手下的大将,北洋军的骨干。袁世凯复辟时他反对,但也没彻底翻脸。袁世凯死前把他列入预言,估计是看中他的军事实力和北洋派的根基。
袁世凯一死,段祺瑞当上国务总理,成了北洋政府的实权人物。1917年,他带兵平了张勋复辟。1920年直皖战争输了,他失势,退到天津。1924年又当了临时执政,可1926年奉系打过来,他彻底下台。晚年搬到上海,研究佛教,1936年11月2日病逝,71岁。
段祺瑞这人脾气硬,手腕强,但也因为太强势,得罪了不少人,最后没保住权力。
袁世凯死的那天是1916年6月6日,病得不行了,躺在床上跟儿子袁克定交代后事。据史料记载,他说了这么一句:“我死后,国家将乱。有三人可能主宰中国,你得跟他们搞好关系。”然后点了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的名字。这话不是瞎编的,当时的局势确实乱,袁世凯估计也明白自己一走,北洋派会分裂,他想让袁家能靠这三人保住点儿影响力。
这三个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黎元洪是副总统,名正言顺;徐世昌是老朋友,政治经验丰富;段祺瑞有兵,能打。袁世凯选他们,是看中了他们的潜力。不过他没料到,这三人后来都没能收拾乱局,反而让中国更乱了。
袁世凯死后,这三个人确实都掌过权,但都没能统一中国。这三个人为啥没实现袁世凯的期望?原因挺多的:
时代太乱: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就分裂了,军阀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都没能力压住所有人。
个人局限:黎元洪没实权,靠不住;徐世昌太温和,缺硬手段;段祺瑞太强硬,得罪人多。
外部压力:那时候外国列强盯着中国,国内还有革命派、军阀混战,谁想统一都难。
所以袁世凯的预言虽然有点道理,但现实太残酷,他们仨都没能扛起大旗。
这段历史告诉咱们,个人能力再强,碰上乱世也白搭。你说袁世凯要是活着,能不能镇住局面?或者这三人要是齐心协力,会不会不一样?欢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咱们一块儿琢磨这段乱七八糟的历史!
参考资料
民国“六不总理”——段祺瑞[J].兰台内外,2012,(03):11.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