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觉得饮食和糖尿病密不可分
但你知道吗?
糖尿病还和睡眠习惯有关
喜欢开灯睡觉
喜欢晚睡晚起的人
你的血糖、血管、心脏都“受伤”
如何才能拥有好睡眠?
这样睡觉的人
血糖、血管、心脏都“受伤”
睡觉时,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习惯,会让你的血糖、血管、心脏都“受伤”,那就是——开着灯睡觉,比如开着小夜灯睡觉。
01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2025年,安徽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晚上保持卧室黑暗有助于预防葡萄糖代谢紊乱。
该研究招募了256名16岁~22岁的学生,连续2天测量了他们卧室的光照情况,并记录他们7天的睡眠时间和24小时饮食情况。
结果发现,光照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也会随之上升。这可能会增加人们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值得关注的是,此处的夜间灯光,也包括睡前玩手机、看电视、使用电脑产生的光照。
02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通过一项涉及8.8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夜间灯光会显著增加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最高风险增幅竟达56%。
总是睡不好?
可能与这些原因有关
想要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尝试纠正这些影响睡眠质量的睡法。
01睡得太早
有些人害怕睡眠时间不够,所以晚上很早就躺在床上,但此时身体并没有睡意,也还没做好睡眠准备,即使躺在床上也会辗转反侧,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02睡前玩手机
很多人喜欢睡前浏览社交媒体、追剧,但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抑制人体褪黑素分泌,应减少睡前看手机。
03睡前饮酒
有些人觉得,睡前喝点酒能睡得更香,但实际上,在睡着后最初的几个小时里,身体还要“加班”来代谢酒精,会导致频繁起夜去卫生间,这会使人在下半夜变得焦躁不安,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帮你改善睡眠的方法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宜的睡眠环境来支持。
·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适度晒太阳。
·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根据个人的习惯保持适宜的光线强度,室内温度在20℃-24℃、空气湿度在40%-60%为宜,经常开窗通风。
·床垫宜相对坚实,不要过度松软塌陷,枕头高矮适中,被褥清洁干燥。
·运用正念、放松训练、认知调整等心理疏导技巧,睡前洗澡泡脚等,都有助于睡眠。
·避免熬夜、睡前饮酒喝茶,晚餐不宜过饱过晚,睡前尽量不要刷手机。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五病区主任张杰提醒您:
良好睡眠是维持血糖稳定、保护血管弹性与心脏功能的重要保障,能减少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增强免疫力、改善情绪与精力,愿每个人都能睡好每一觉,让健康常伴身旁!
专家简介
张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五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介入培训基地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家组副组长、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先心病、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心脏疾病的诊治。每年完成介入手术一千余例。发表国家级专著论文20余篇。
(如有疑问,可以添加以上二维码,咨询张杰主任)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