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片秋游宝地——紫金山下梧桐大道

文/大道不空

忽然发现了一片秋游的宝地,就在紫金山下,一条青黄相接的梧桐大道,还有旁边的那个倒映着金光红叶的小湖。


而今天本来的主要目的是在紫金山上爬山徒步。我从上海赶过来,路程遥远,来回要坐超过九个小时的车,而爬山只不过用了俩小时的时间。大老远的过来,山上的风景仅是一般,自然很有些意兴索然。


然而,就在今天准备怏怏而返,却在下山之后,发现了这片惊喜。

下山后,很随意地信步转了个弯,便从那绵延起伏的山径,一步踏入了这条平缓、蜿蜒而又静谧幽清的时光隧道——陵园路,或许叫它“梧桐大道”更合适一些。


梧桐大道遍植梧桐。不过这梧桐并非我们常说的“有凤来仪”的梧桐,而是悬铃木,又称“法国梧桐”——已然在此站立了近百年。它们是为了迎接中山先生的陵寝而种,如今,每一棵都长得极是高大,排列得整整齐齐,林荫冲天而起,自成一种庄严的气度。


时节虽是深秋,今年却暖得迟,叶子只是刚刚泛黄。这倒成就了一种难得的风致——不是那种燃烧将尽的、炫目又充满凄美之意的灿金或赤红色,而是一种青黄相间的、温润和美的过渡。深秋的斜阳从西边打过来,金光穿过枝叶的缝隙,给每片叶子都镀上了一圈柔和的轮廓。抬头望去,竟像是整条大道都在静静地燃烧着一种温柔的、不灼人的天火。


风是有的,但不大,穿过这密密的林子,只送来一阵阵好听的沙沙声,清冽而干净,仿佛是这山灵在低语,送来太古的雅音。许多树木因年岁久了,树干不免中空、畸变,生出些奇特的瘤节与洞孔,非但不显衰败,反而平添了几分倔强而沧桑的雕塑感,一种异样的、近乎固执的美。


大道旁,顺着水榭路一拐,便遇着了那个藏在山坳里的小湖,湖的名字挺奇怪,不清楚是何来历——流徽榭静静地卧在水边。


湖水清澈得很,将岸上那几株最早泛红的枫树、还有天上淡淡的云霞,一并揽入怀中。尤其是那乳白色的亭顶,映在水中,轮廓微微荡漾,竟比真实的建筑还要柔美几分。

有一支树景,恰好横架在湖水的一端,引来无数爱美的女子,排起长队,准备坐上那株小树,留下与湖水最融合的美照倩影。

这时节的色彩原是最丰富的,赭石、藤黄、胭脂、花青,仿佛都溶在了这一池秋水里,晃动着,交融成一片斑斓的、倒过来的天空。


我忽然想起那些关于名称的考据来。眼前这气势恢宏的“梧桐”,其实本名悬铃木,与“垂緌饮清露”的梧桐并无亲缘。可它偏偏就以讹传讹,夺了正主的名称与风华。这世间的事,大约也是如此,有些美丽的错误,久而久之,便成了比真相更牢固的传统。就像这条大道,它的美,它的历史,早已超越了植物学上的名实之辨,深深地刻进了一代代人的记忆里,成了金陵秋日一个无可替代的意象。


立在这苍梧暮日之间,古与今的界限仿佛模糊了。耳边是风过林梢的声响,眼前是流光溢彩的秋色,心中那点因登山未竟全功而生的失落,早已被这意外的馈赠涤荡得无影无踪。


来时的种种计较——那九个小时车程的颠簸,那山上寻常的景致,那微微的失望——此刻都觉得不甚相干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从不刻意等候谁的到访,亦不理会谁的预期。你只需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经过,它便把这积蓄了一整个春夏的辉煌,毫无保留地铺展在你面前。


兴亡谁与论?喈叹已无心。这满眼的秋光,这静默的湖水,已然说尽了一切。

提示:

1. 最佳到访:苜蓿园站出站便是大道起点,甚是方便。周末上午至午后,光影最佳。

2. 体验方式:大道部分时段仅供步行与骑行,这正是它的妙处——非得慢下来,才能感受梧桐叶漏下的光影,与脚下落叶的沙沙声响。

3. 周边串联:流徽榭(心形湖)可从大道中途的水榭路拐入,亦可游览完中山陵后,顺路漫步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旅游   紫金   宝地   梧桐   大道   发现   小湖   湖水   悬铃木   水榭   小时   苍梧   深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