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江苏人不敢花钱!前8月买手机涨31%,小区门口小店成新宠

江苏人前8月消费真相:小区门口小店火了,买车换手机的人变多,钱都花在哪了?

最近在江苏逛街,有没有发现小区楼下多了不少“NB店”和折扣超市?我家楼下那家上个月刚开,早上7点半就有人排队买新鲜蔬菜,晚上下班去逛,牛奶、面包比大超市便宜两三块。不光这些社区小店火,前几天陪朋友去看车,销售说现在买新车能拿补贴,店里客流比之前多了两三成——这届江苏人的消费,好像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了。


先说说大家最常接触的日常消费。前8月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了4.1%,8月单月涨1.7%,看着不算特别高,但藏在数据里的细节很有意思。比如小区门口的“NB店”(邻里商业),面积不大,就卖些柴米油盐、新鲜蔬果,胜在方便又便宜。南京的顾阿姨说,住得近不用打车,拎不动还能推自行车回家,比跑大超市省事儿多了;还有人觉得这种小店“不费脑”,不像大商超货架摆得满,想要的东西一眼就能找到。不光是社区店,仓储会员店、集合店也卖得火,8月这些新兴零售业态零售额同比涨了19.1%,说白了,大家现在消费更看重“实用”和“性价比”。


再看“花大钱”的地方,汽车和数码产品的变化最明显。之前几个月汽车消费有点冷,8月终于“由负转正”,同比涨了0.5%,尤其是“以旧换新”的政策很管用。无锡的朋友最近换车,发现除了1.5万的省补,纯新买车还能拿4000块地补,销售说最近进店客户多了20%-30%。不光是汽车,换手机、买电脑的人也多了,8月智能手机、计算机零售额同比分别涨31.5%、19%,身边不少人趁着开学季,给孩子换了新电脑,自己也换了拍照更好的手机——毕竟现在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数码产品,有优惠就愿意升级。


有意思的是,基础消费和升级消费“两头稳”。一方面,粮油食品、日用品这些刚需品没掉链子,8月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涨了7.9%,说明大家过日子的基本需求很稳;另一方面,化妆品、金银珠宝这些“改善型消费”也慢慢回暖,8月分别涨了3.2%、2.2%,七夕前后不少人买首饰送礼物,商场里的化妆品专柜也比平时热闹。而且从价格来看,8月江苏CPI虽然同比降了0.5%,但鲜菜、虾蟹这些应季食材环比涨了,说明大家愿意为新鲜、好吃的东西花钱,消费不是“降级”,而是更“理性”了。


这波消费回暖,政策帮了不少忙。除了汽车“以旧换新”,各地还搞了不少促消费活动,比如南京的“苏超”赛事带动了周边消费,七夕、开学季也有各种优惠。但更重要的是,商家找对了大家的需求——社区小店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方便,数码、汽车的升级满足了生活品质的需求,就连价格波动也比较温和,鲜菜虽然环比涨了7.9%,但猪肉、鸡蛋还在降价,整体没给大家的钱包太大压力。


不过也能发现一些小趋势,比如大家更爱“家门口消费”,大商超的人流不如社区店多;买东西更看重“实际用途”,不会盲目追求贵的。接下来“金九银十”是消费旺季,国庆期间不少商场还有折扣,汽车、家电的补贴也会持续,估计消费还能再稳一稳。你们前8月最常买的是什么?是小区门口的日常用品,还是换了新手机、新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财经   江苏人   门口   小区   零售额   江苏   汽车   鲜菜   社区   南京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