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暖心时刻,孩子们最想对父母说什么?你知道不?

有时候,我们离家的距离,只隔着一个电话,可彼此的心却仿佛被厚重的沉默封存。尤其在重阳这样暖意融融的节日里,孩子们坐在回家或远方的夜色中,总忍不住想:如果能真的坦然说一句“我很想你”,会不会空气都变得柔软许多?

曾经听一个朋友讲,他平时极少与父母交流感情,连“吃饭没”“身体还好吗”都只寥寥数字,但重阳节快到了,这位35岁的男子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脑海中总是浮现小时候妈妈牵他过马路的画面。他犹豫再三,最终拨通了电话,说出的却依旧只是“天气冷了,多穿点”。直到放下电话,他才明白,太多温柔,其实都堵在喉咙里。

我们中的每个人,大概都有类似时刻——明明内心汹涌澎湃,却羞于让爱轻易出口。小时候我们总觉得时间很多,以为长大就有机会慢慢表达。可成长的旅程常常将思念与愧疚包裹在忙碌与距离中,更加无从诉说。

有一个姑娘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搬到外地工作后,每隔两三天,妈妈都会发来问候,她每次都简短回复。有一次妈妈发来一句,“今天重阳节,你有没有吃重阳糕?”那一刻她猛地心酸,原来自己也可以像小时候那样任性地依赖,哪怕只是用一句轻声细语。

其实,孩子们最想对父母诉说的,无非是“谢谢你”,谢谢你日复一日的付出、包容、不计回报的守护;还有那一句“对不起”,对不起曾经的不体谅,不耐烦,让你为我担心;更有那句简单却难以启齿的“我很爱你”。

但现实里,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藏起柔情。一位在外漂泊的小伙子,在火车站的灯光下给家里的微信群发去一条“节日快乐!”的祝福,删删改改始终未说出“爸妈,我想你们”。一年又一年,节日成了情绪无声绽放的引线。

而父母呢?他们总能以最平淡的方式表达爱。无论身处何地,一碗热汤、一句絮叨、一件早早准备好的围巾,都是孩子们窥见爱的最好入口。有调查问过不同年龄段的人,“你愿意对父母表达多少自己的心事?”大多数说,哪怕只是多打一通电话,也比日日心事闷在胸口好得多。

重阳,是中国人的亲情密码,是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的部分被轻轻撩起的时候。如果可以,每个孩子都希望勇敢些,把心里的感谢、歉意和思念讲给父母听。可惜,我们太习惯用“等有时间了”、“等重大场合再说”去搪塞自己的懦弱,殊不知,世间最美好的时刻,就是现在。

梳理这些生活片段,你是否也记起自己曾多少次千言万语欲言又止?那一次帮父母买菜的午后,那一次短信结尾的“好好休息”,都藏着无数没有明说的情意。越长大,越明白那种想说又不敢说的感受,越重视与父母之间的那些细微互动。

也许,重阳节带来的,并不是热闹的仪式,而是在平凡日子里鼓励我们把关心变得更直接,把爱意说得更清楚。愿所有在外的孩子,敢于在这个特别的节日,对父母说一句温柔的话,不再让思念蹉跎,不必等到某天遗憾叹息时才发现,其实爱,从不难以启齿。

真正最想说的话,就在那些再朴素不过的问候,和每一次真心相迎的归途中,悄悄流露。趁着重阳,把心底的亲情,轻声说给父母听,因为你的每一句话,都是父母心头最温暖的春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育儿   重阳   父母   时刻   重阳节   难以启齿   小时候   思念   节日   在外   妈妈   电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