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呛红膏蟹搭配绍兴的黄酒最为合适(李寻/摄影)
咸呛红膏蟹是浙江宁波、温州一带的名菜,以梭子蟹为原料,用特制的腌料进行生腌。关于这道菜,当地有很多简称,有的菜谱上写“呛红膏蟹”,点菜时候简单说“红膏蟹”,彼此都知道。以往看资料的时候了解到,这是宁波、舟山一带过年期间著名的佳肴,是当作下饭菜来吃的。我确实在过年期间在浙江的余姚、宁波、舟山品尝过这道菜,感觉惊艳,叹为美味。
今年初夏(2025年5月中旬),我在余姚又吃到这道菜——在余姚的太平洋大酒店一层的“余姚春”餐厅,就有这道菜摆在那里。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到南方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在余姚待了两天,每天吃一只呛红膏蟹。198元一只,一只在7两左右。
呛红膏蟹的香气特征特别明显,和我们常喝的绍兴黄酒——如古越龙山、塔牌花雕的香气很接近。蟹的摆盘挺有讲究:蟹黄多一点是一种摆盘方式,蟹肉多又是一种摆盘方式。蟹黄接近红色,蟹肉半透明。如果仔细去感受,能辨出蟹肉的香气和蟹黄的香气不一样:蟹黄的香气有些清香,蟹肉略有水腥气;黄香是黄香,肉香是肉香,两者区别是分明的。滋味以咸、鲜为主。跟丹东的酱蟹相比,它的咸味略重一些。肉质虽然丰满,但细腻、鲜嫩,水分充足。跟丹东的酱蟹相比,它没有丹东酱蟹的那种瓷实感和油脂感;但蟹黄的香气比丹东酱蟹的黄香要高一些。蟹黄的滋味和蟹肉的口感不太一样,既糯滑又鲜甜。
搭配呛红膏蟹,我试了各种酒,没有什么能超过绍兴本地的花雕黄酒——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都行。当然,黄酒的酒瓶上标注的年份越高,口感越为醇厚。
为什么只适合搭配黄酒呢?
因为呛红膏蟹料汁里的黄酒的酒香太浓郁,如果再搭配白酒的话,两种香气相冲突、不协调。其次,蟹的滋味是偏咸的。黄酒的酒度低,可以大口饮用,及时地缓解咸味;而白酒小量饮用,就达不到缓解咸味的效果。
附:呛红膏蟹做法(以下内容来自于百度AI资料):
一、选材处理
蟹的选择:优先选用活体带红膏的雌梭子蟹(膏蟹),蟹角透红、腹部饱满为佳。若用冻蟹需确保零下30℃急冻保存,肉质更紧实。
预处理:活蟹需用冷开水冲洗表面,剪去蟹钳、去除腮羽及腹腔内白色六角形块状物(性寒)。部分做法建议先急冻6小时使蟹壳分离。
二、盐卤调配
基础比例:盐与蟹重量比1:1(家用简易版)或盐与水比例1:3(讲究版)。凉开水需完全溶解盐至浓白色。
增香去腥:卤水中可加入花椒、姜片、高度白酒(5%比例)或米醋,提升风味并杀菌。
三、腌制方法
浸泡:整蟹肚皮朝上放入卤水,用重物压住确保完全浸没,冷藏腌制10-12小时(活蟹)或延长至20小时(冻蟹)。
温度控制:夏季需缩短时间至6小时,冬季可延长至16小时。
四、食用技巧
切块:半解冻状态下斩成十八斩小块,红膏外露更美观。
蘸料:传统搭配姜醋汁(浙江米醋+姜末),或撒白糖中和咸味。
五、注意事项
腌制容器需密封,避免杂菌污染。
中医建议搭配姜酒驱寒,脾胃虚寒者慎食。
成品可冷冻保存,但需在10天内食用完毕以防过咸。
不同家庭做法略有差异,如部分版本会加入桂皮、香叶等香料,或采用干腌法(切块后撒盐),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蟹膏多是一种摆盘效果(见上图),每一块上面都是蟹膏,而且都露在外面
蟹膏少、肉多是另一种摆盘效果(见下图)

以上两种摆盘方式都是厨师用心加工形成的效果(李寻/摄影)

蟹褪肉及其蟹膏特写(李寻/摄影)
(李寻、楚乔合著的“白酒三部曲”——《酒的中国地理》《中国白酒通解》《中国白酒配餐学》已经全部出齐,有需要了解的朋友请添加微信18681846742联系)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