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辽宁队防赵继伟,打广东队该防谁?打浙江广厦队又该防谁?

昨日,我在一篇赛事分析文章中,聚焦了辽宁队与北控队的热身赛对决,其中重点探讨了赵继伟在这场胜利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在我看来,辽宁队能够拿下这场比赛,赵继伟无疑是胜负手。

在那篇文章里,我还提出了一个关于CBA战术博弈的观点:放在过去,想要击败辽宁队的球队往往会陷入“选择困境”——防守端究竟该重点限制郭艾伦的突破冲击力,还是紧盯韩德君在内线的统治力,亦或是封堵张镇麟的锋线强攻?这种多点开花的威胁,让对手很难找到防守的核心靶点。

但如今,自从艾伦去了广州队,张镇麟去了上海队,韩德君退役之后,这个难题有了明确答案:只要在防守策略上达成共识,集中精力对赵继伟实施夹击与协防,从源头切断他的接球机会,阻止他流畅地组织进攻,就能极大削弱辽宁队的整体战力,甚至有望相对轻松地拿下比赛。

文章发布后,一位篮球爱好者的反驳留言让我颇有感触。他认为“大家都知道打辽宁队防赵继伟,就像打广东队防徐杰,打广厦队要防住布朗一样”。面对这样的观点,我首先感到的是欣喜——至少在“广东队需重点盯防徐杰”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高度一致。在我眼中,徐杰早已不是单纯的“角色球员”,他在攻防两端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广东队的战术上限,可以说,徐杰的竞技状态与成长高度,足以支撑广东队在未来数年里,始终保持着冲击总冠军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对于“打广厦队要防住布朗”的说法,我却有不同的见解。不可否认,布朗作为广厦队的外援,拥有极强的个人能力——犀利的突破能撕开对手防线,精准的三分也能在关键时刻为球队打开局面,他的得分贡献确实不容忽视。但如果因此将他定义为广厦队的“核心靶点”,未免有些偏离重点。

在我看来,布朗与孙铭徽本质上都属于“战术执行者”,而非球队的“战术核心轴点”。广厦队真正的“定海神针”,其实是胡金秋。作为内线支柱,胡金秋不仅是球队的得分强点,更承担着进攻发起、篮板保护、策应串联的多重职责,广厦队绝大多数的进攻战术,都是围绕他展开的。想要限制广厦队,与其死磕布朗的个人进攻,不如从限制胡金秋的接球与策应入手,这才是击中了广厦队战术体系的“要害”。

其实,无论是打辽宁队防赵继伟、打广东队防徐杰,还是打广厦队防胡金秋,本质上都遵循着同一个篮球战术的核心逻辑——“擒贼先擒王”。一支球队的战术体系,往往会围绕某个或某几个核心球员搭建,只要抓住这个核心,就能打乱对手的战术部署,让其陷入被动。尤其是在CBA联赛中,强队之间的差距本就不大,能否找到并限制对手的核心靶点,往往就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体育   广厦   广东   浙江   赵继伟   布朗   战术   核心   球队   对手   重点   球员   内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