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血缘不是选择题,但责任永远是必答题。
最近看到一个话题挺有意思的,这个话题的争议非常大,桃桃也没想到,就赶紧爬起来写文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话题。
近日,一则继承权纠纷引发社会热议: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生前与三名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纠纷尘埃落定。公证书显示,宗庆后于2018年签署的《非婚生子女权益确认书》被正式公证,明确三个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
很多人在网上都炸了,说这不是变相鼓励婚外情吗?这不是让小三和原配抢家产吗?看到说这话的人,桃桃只想说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懂啊。你要是觉得法律是来维护你朴素的道德情感的,那你就想得太简单了。法律考虑的从来不是谁对谁错的伦理剧,而是一笔冷冰冰的社会成本账。
而就在几天前,《福建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为未成年人撑起更坚实的法律保护伞。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折射出一个深刻命题:为什么国家会保护私生孩子的继承权?这条育儿道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首富的“塌房”大戏】
为什么这样说,还得从娃哈哈这场大戏说起。去年宗庆后老爷子走的时候,那真是举国哀悼。我们大家心里会觉得,这是一个“一妻一女”的“人民企业家”,是一个宣称“全家没有一人定居国外”的爱国典范人士。
可是老爷子去世才一年多,人设塌得可真快。先是宗馥莉三个美国籍的“弟弟妹妹”冒了出来,一纸诉状把长公主宗馥莉告上了法庭。说是老爷子生前承诺给他们每人7亿、总计21亿美金的“抚养费”;还要分割宗馥莉继承的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这笔钱按市值算,超过200亿人民币。
网友们大呼,原来AD钙奶一排四个是有深意的。
据说凤凰网等媒体的深挖,宗老的“娃”远不止这三个。有知情人士称,除了宗馥莉,宗庆后可能还有6个孩子。孩子们的妈有好几位,
那个爱妻爱女的完美父亲形象,瞬间变成了“贤妻扶我凌云志,我还贤妻私生子”的段子。
人设崩塌,也许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大家终于发现你根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形象。
【法律的天平,一笔残酷的经济账】
先说结论,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都一定会保护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这事儿跟道德没半毛钱关系,纯粹是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
在继承顺序上,《民法典》第1127条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同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赋予其平等的遗产继承权利。这意味着在法定继承中,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站在同一继承序列,不因出生形式而受区别对待。
上海浦东法院曾审理一起引人关注的案件:一位企业家猝然离世后,其非婚生子手持出生证明、亲子鉴定和十年抚养记录主张继承权。婚生子女以“未尽赡养义务”为由激烈抗辩,但法院最终判决非婚生子获得25%的遗产份额。
血缘关系+实际抚养=完整继承权。法官在判决中的这一特别强调,揭示了法律背后的深层逻辑——育儿责任不因婚姻形式而改变。
【育儿本质,责任重于形式】
在石棉县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抚养费案件中,法官道出了育儿本质的真谛:“孩子不是婚姻的附属品,其权益具有独立于父母关系的法律地位,无论家庭关系如何变化,那份血浓于水的责任永远都在。”
这一观点与福建正在立法的未成年人保护理念不谋而合。《福建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特别强调,父母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育儿之路的核心在于责任担当而非形式完美。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的保护,正是法律对儿童权利平等保障的体现——每个孩子都不应为父母的感情选择承担代价。
无论是婚生还是非婚生,孩子获得抚养和教育的基本权利不应受到影响。法律通过保障继承权,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这是社会文明的底线。
【 社会争议,价值碰撞的焦点】
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继承权落定的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上“私生子继承百亿资产”的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百万,网友争论激烈。
支持者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孩子不应为父母的感情选择承担后果;反对者则质疑这是“富人游戏规则”,担忧可能冲击传统家庭价值。
更深层的担忧来自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福建的立法草案针对现实困境作出回应:强化离婚家庭未成年人保护,尊重并支持未成年子女与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保持联系和交往的需求。
福建的立法思路体现了社会共识:孩子的权益保护应置于成年人关系的考量之上。无论父母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对下一代的责任不容推卸。
【婚姻的防火墙,到底在哪?】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法律这么“偏袒”非婚生子女,那婚姻的意义何在?原配的权益谁来保护?
这又是很多人一个巨大的误解。法律在保障孩子权利的同时,早就给合法配偶筑起了三道防火墙。
在育儿这条路上,法律保护的是责任而非形式,是孩子而非婚姻。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被保护、被赋予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所以,婚姻的保障从来不是靠剥夺另一个孩子的权利来实现的。它的保障在于清晰的财产权界定、在于婚内协议、在于有效的遗嘱和信托规划。你指望法律帮你管住老公的下半身,那是偶像剧看多了。法律能做的,是在他管不住之后,帮你守住钱袋子。
家庭的形式或有不同,但爱的责任没有差别。福建的立法者们在草案中写下了这样的理念: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的,应当尊重并支持未成年子女与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近亲属保持联系、交往的需要。
这条育儿之路的终点,不是财产的分配,而是每个孩子都能在法律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在亲情的滋养中自信前行。无论起点如何,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被尊重、被保障的未来——这不仅是法律的温度,更是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哦!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