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路上,如何预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这些要点需牢记 !

#长沙头条##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因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发慢性溶血性贫血。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海南等地是地贫高发区,携带者比例高达10%-20%。

如何科学备孕,避免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从疾病机制到预防措施,为备孕家庭提供实用指南。

一、地中海贫血的发生机制:基因突变的“遗传密码”

地中海贫血的根源在于血红蛋白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正常血红蛋白由α链和β链组成,若编码这两条链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对应的α链或β链合成减少甚至缺失,进而引发红细胞破坏、贫血等症状。

α地贫:由16号染色体上的4个α基因缺失或突变引起,根据缺失数量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

β地贫:由11号染色体上的β基因突变导致,若父母双方均携带突变基因,子代有25%概率罹患重型β地贫。

重型地贫患儿出生后需终身输血和去铁治疗,家庭和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孕前预防是关键。

二、孕前筛查:阻断遗传的第一步。

所有备孕夫妇(尤其高发区人群)均应进行地贫筛查,筛查流程包括:

1.血常规检查:通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初步判断是否可能为地贫携带者(若MCV<82fl、MCH<27pg需进一步检查)。

2.血红蛋白电泳:检测血红蛋白中各组分比例,辅助区分α或β地贫类型。

3.基因检测:明确夫妻双方是否为同类型地贫基因携带者(如均为α或β地贫杂合突变)。

若夫妻同为同型地贫携带者,需接受遗传咨询,评估子代患病风险,并制定生育计划。

三、产前筛查与诊断:孕期干预的“安全网”

若夫妻双方为同型地贫携带者,孕期需通过以下手段进一步筛查:

1.绒毛膜取样(孕10-14周):提取胎盘绒毛组织进行胎儿基因检测。

2.羊水穿刺(孕16-22周):通过羊水细胞分析胎儿基因型。

3.无创产前检测(NIPT):孕12周后通过母血中胎儿游离DNA初步筛查,但确诊仍需依赖侵入性检查。

若确诊胎儿为重型地贫(如Bart's水肿胎或重型β地贫),家庭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终止妊娠,避免患儿出生。

四、诊断与治疗:科学手段减轻疾病负担

1.新生儿筛查:出生后通过足跟血检测血红蛋白异常,早发现轻型或中间型地贫患儿。

2.重型地贫治疗:

规范输血:每2-4周输血维持血红蛋白水平。

去铁治疗:长期输血易导致铁过载,需使用去铁胺或去铁酮等药物。

造血干细胞移植:唯一根治方法,需配型成功且存在一定风险。

基因疗法:近年新兴疗法(如β地贫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尚在临床试验阶段。

五、预防策略:科学备孕的终极防线

1.全民普及地贫筛查:高发地区推行婚检、孕前检查强制筛查。

2.三级预防体系:

一级预防:孕前基因检测+遗传咨询。

二级预防:产前诊断+选择性终止妊娠。

三级预防:新生儿筛查+早期干预。

3. 辅助生殖技术:携带同型地贫基因的夫妇可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M),筛选健康胚胎植入。

地中海贫血虽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的孕前筛查、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可有效阻断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备孕夫妇应主动参与筛查,借助现代医学的力量,为下一代筑牢健康防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生殖医学科 杨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3

标签:育儿   地中海   要点   路上   血红蛋白   基因   湖南   携带者   儿童医院   突变   胎儿   缺失   产前诊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