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年人的父母去世,他们大多都不会悲伤

有人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事实上,生是很多家庭的大事,死都变成了小事。

你在内心掂量一下,生娃重要,还是落葬重要?

现在,中年人的父母去世,他们大多都不会悲伤,更多是如释重负。

01

这些年,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多了。

我们总想,自己条件好一点,工作不那么忙,就陪着父母多看看世界,就算在一起多吃几顿饭,都很好。

陪伴父母,多简单的想法。但一大批中年人,做不到。

忙碌,似乎成为了中年人的标配。

忙着赚钱,忙着应酬,忙着送娃上学,忙着买房......忙得前脚不落地。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被遗忘,也是正常的。

偶尔也会接到父母的电话,或者抽空打个电话给父母,也是三五句话,就挂了。

父母走的时候,中年子女不在身边,也不奇怪。

父母在老家,子女在外地,忽然听到父母的噩耗,如做梦一样。于是乎,匆匆忙忙往家里赶。

看到老父母冰冷的身躯,确实内心一阵凄凉。接下来,就是迅速安排落葬的事情。

很多地方,落葬的习俗已经改变了,都是两三天都做完。

也有些地方,出现了一日葬。

说白了,“谁的时间都耗不起”。村里来帮忙的人,都急着去打工呢?怎么会在村里,就落葬的事情,都搞七八天。

我常常看到,一些孝子,在落葬的过程中,还接到单位的电话——什么时候回来,有事情等你处理;有一个文件夹,需要你打开看一下。

落葬之后,马上开车去单位,也不是没有的事。尤其是厂里打工的人,自己开店的人,歇息一天都是奢望。

中年人是没有办法拒绝工作的。他们倒是担心自己失业,养家糊口就难了。因此他们习惯了开启全天候的工作模式。

生活的重压之下,“悲伤”都是在浪费时间。

总有一些中年人,就是关掉手机,找一个没有人的角落,好好的抽一支烟,哭一会,都不敢。也许就是关机的那几分钟里,单位就找他有事情,不接电话的后果很严重。

忙起来,人就会停止悲伤,压根就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怎么就失去了亲人;回忆关于父母的画面,都没有。

02

在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父母在老家,子女也在老家,大家都种地谋生。

现在,人们习惯了漂泊,常年外出谋生。

父母在老家,继续农耕;而子女却远走他乡,过年过节才回来。

也有一些走得很远的子女,三五年都没有回老家了

古人说:“三年不上门,单亲也不亲。”很多亲戚朋友,因为你不和他们交往,三五年就变成陌生人了。父母和子女,也一样。

我大舅舅的小儿子,去了福建某私立小学教书。大概是因为混得不太好,就三年没有打电话给父母。

大家都骂他,太狠心了,怎么可以把父母抛弃。

大舅舅过世的时候,其大儿子经过一番打听,才找到弟弟的联系方式。等弟弟赶回老家,大舅舅的落葬之事,已经办完了。

小儿子对这个家,还有什么人情味?流泪、悲伤,肯定是多余的。

见过太多的中年人,和父母的联系越来越少,感情早已淡漠。

父母和子女联系少,彼此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这是淡漠的一方面的原因。

还有,父母和子女的感情,不一定和睦;三观不一定相同。

一些父母,对子女没有合理的安排,自己也没有什么钱财,但是偏心很严重。被薄待的子女,肯定是不想回来了,对于父母的过世,都不想关心一下。

感情是一报还一报的,父母长期没有给自己真情,那么子女也不会回报真情,就各自安好吧。老父母过世,子女来处理丧事,都显得很厚道了。

一些长期被薄待的女儿,远嫁之后,也许再也不回娘家了,就是父母过世,也不回来。

03

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老一代的父母,他们很喜欢“养儿防老”。父母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常常对子女说:“我们以后呀,就看你们的。”

父母对晚年是没有什么安排的,就坐等子女给赡养费。父母压根不知道,子女的日子多难,更不知道,还可以靠自己退休。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子女都明白了,养老靠自己最好;子女不是为了让父母幸福生活而存在的,是独立的个体。

父母长期要子女承担养老费用,子女就慢慢有了厌恶的感觉,只是大多数子女不会说出来。

按照父母活到八十岁算,每个月要一千块生活费,外加医疗费等,累积起来就是几十万。对于子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子女感觉自己的人生,被捆绑在父母身上,怎么不难受。

尤其是卧病在床的父母,子女每天都要照顾,就耽误了工作,甚至不得不辞职。子女的命运,被父母搞得一团糟。子女还有好心情照顾父母吗?

父母过世了,子女反而有了解脱的轻松感,孝顺的烦恼不见了。这样的前提下,父母过世,子女不悲伤,就很好理解了。

04

人到中年,恰逢多事之秋。

工作,养孩子,处理夫妻关系,应酬,给父母养老,买房买车,自己的社保......哪一样都烦躁。

人到中年,也看多了生老病死的例子,也注定不能让父母满意,无法把尽孝做到基本完美。只能是,将就着,把父母的过世,也走流程一样,办完了就行了。

做老人的,也要换位思考,调整心态。只要自己活的时候,好好过,也看到子女有本事,能够自食其力,也就放心了。毕竟,人啊,忠孝不能两全,无法让老人百分百满意。再说了,选择薄葬,符合时代。

人到中年,不是不孝,而是孝难。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美文   中年人   悲伤   父母   子女   老家   人到中年   工作   养儿防老   舅舅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