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妈妈过63岁生日,我买了个小蛋糕回家,她吹蜡烛时突然笑出声:“你看我现在,爬个楼梯都喘,吃个辣的都胃烧,以前能跑能跳的日子,像做梦一样。”说完又补了一句:“不过也好,现在倒学会了珍惜——珍惜能陪你们的日子,珍惜能吃能睡的日子。”

一、她的“懒”,其实是“懂了慢慢来”
妈妈以前是个“急性子”,逛超市能推个车跑起来,做饭能同时炒三个菜,甚至擦桌子都要擦得锃亮。可现在,她逛超市会说:“咱们慢慢走,不急”;做饭会说:“今天就做两个菜,多了吃不完”;擦桌子会说:“差不多就行,别累着”。
上周我陪她去菜市场,她蹲在菜摊前挑青菜,挑了五分钟才选好一把。摊主笑着说:“阿姨,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挑菜跟抢似的。”妈妈抬头笑:“老了,没力气抢了——再说,慢慢挑,才能挑到新鲜的。”
其实我知道,她不是“懒”,是学会了“慢慢来”。以前她总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现在才明白,日子是过给自己的,慢一点,才能尝到其中的滋味。

二、她的“清淡”,其实是“懂了什么是舒服”
妈妈以前是“无辣不欢”,顿顿都要放辣椒,甚至煮面都要放一勺辣椒油。可现在,她做的菜越来越清淡:炒青菜只放一点盐,炖鸡汤只放一点姜,甚至连我买的辣鸭脖,她都只尝一口就放下。
有次我问她:“妈,你以前不是最爱吃辣的吗?怎么现在不吃了?”她夹了一筷子青菜说:“以前觉得辣的过瘾,现在觉得清淡的舒服——胃里不烧,嘴里不燥,比什么都强。”
邻居张阿姨跟妈妈一样,65岁,以前爱吃甜的,现在觉得甜的太腻,更喜欢吃粥和馒头。她跟我说:“以前觉得甜的好吃,现在才知道,舒服比好吃更重要。”

三、她的“回忆”,其实是“懂了什么是珍贵”
妈妈最近总翻旧相册,翻到我小时候的照片,会笑着说:“你看你小时候,胖得跟个球似的,我抱你都抱不动”;翻到她和爸爸谈恋爱时的照片,会说:“你爸爸以前总给我买冰棍,说‘吃了冰棍,夏天就不热了’”;翻到我上大学时的照片,会说:“你去上大学那天,我哭了整整一天,怕你吃不好,怕你睡不好”。
有次我跟她说:“妈,你怎么总翻旧照片啊?”她摸着照片说:“以前觉得这些事都没什么,现在才知道,都是最珍贵的——要是能再回到过去,我肯定会多抱你一会儿,多跟你爸爸说几句‘我爱你’。”

四、她的“怕麻烦”,其实是“懂了什么是安心”
妈妈以前爱“凑热闹”,逢年过节总爱请客吃饭,家里来了客人,她能忙一整天;以前爱去跳广场舞,每天晚上都要去,说“热闹”。可现在,她逢年过节会说:“咱们在家吃吧,外面的菜不好吃”;晚上会说:“我不想去跳广场舞了,在家养花挺好的”。
有次我跟她说:“妈,你以前不是最爱热闹吗?怎么现在变了?”她浇着花说:“以前觉得热闹好,现在觉得安心更好——在家陪你们吃顿饭,比去外面凑十个热闹都强。”

五、她的“啰嗦”,其实是“懂了什么是爱”
妈妈以前不爱“啰嗦”,我小时候犯了错,她只会说一句“下次别这样了”;我上大学时,她只会说“照顾好自己”。可现在,她会跟我说:“要穿暖,别冻着”;“要吃早饭,别饿坏了”;“要早点睡,别熬夜”;甚至我出门上班,她都会说:“路上小心,别闯红灯”。
有次我跟她说:“妈,你怎么变得这么啰嗦了?”她笑着说:“以前觉得,爱就是放在心里,现在才知道,爱就是要说出来——要是我不说,你怎么知道我担心你?”

她的“变”,其实是“活明白了”
有人说“人老了就会变没用”,可妈妈说:“我现在能帮你们带孩子,能给你们做饭,能跟你们说说话,这就是我的用处——比以前赚多少钱都强。”
女性过63岁后,那些“变”不是“衰退”,是“活明白了”——明白了慢慢来的道理,明白了舒服比什么都重要,明白了珍贵的不是过去,是现在,明白了爱就是要啰嗦,就是要陪伴。
你觉得,你妈妈现在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