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死在妃子床上的皇帝,是最臭名昭著的昏君之一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六六鳞

编辑|六六鳞

前言

西汉皇帝刘骜,后世称汉成帝,年仅44岁就在宠妃赵合德的寝宫中突然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死在妃子床上的皇帝。这位昏君荒废朝政、沉迷女色,留下一系列荒唐事迹。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位皇帝如此堕落?又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金枝玉叶的太子到昏聩的皇帝

公元前51年,西汉宣帝刘询和皇后许氏迎来一个儿子,取名刘骜。这个皇子从出生就备受宠爱,仅仅两岁就被立为太子。没人想到,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日后会成为西汉历史上最令人失望的皇帝之一。

"刘骜从小聪明伶俐,深得宣帝喜爱。"《汉书·成帝纪》记载,"太子骜少明察,有才艺,左右至亲莫能见其短。"宣帝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精心安排太子的教育。

在太子期间,刘骜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师从著名学者匡衡等人。匡衡曾感叹:"太子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将来必成大器。"这番话在当时看来合情合理,却在日后成为一个巨大的讽刺。

公元前38年,汉宣帝驾崩,年仅13岁的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由于年幼,初期朝政由大臣辅佐。《汉书》记载:"初即位,恭俭节约,政事一切遵循宣帝旧制。"

年轻的成帝似乎有意继承父亲的治国之道。宣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被后世称为"孝宣中兴"。许多人期待成帝能够延续这种盛世景象。

公元前36年,18岁的成帝开始亲政。朝中重臣王凤、匡衡等人辅佐治国,朝政尚且稳定。这一年,成帝遇见了改变其一生的人物——来自平阳的舞女赵飞燕。

"赵飞燕体轻能舞,身姿婀娜,美艳绝伦。"史书这样记载赵飞燕的美貌,"一举手,一投足,如临风之飞燕。"成帝见到赵飞燕跳舞,立刻被其美貌所倾倒。

更令成帝着迷的是,赵飞燕还有一个同样美丽的妹妹赵合德。姐妹二人艺术天赋极高,擅长歌舞,很快就俘获了成帝的心。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辉指出:"成帝刘骜遇到赵氏姐妹是西汉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一个本有可能成为明君的年轻皇帝,从此沉迷女色,荒废朝政。"

公元前33年,赵飞燕被册立为皇后,赵合德被封为昭仪,位居九嫔之首。赵氏姐妹的崛起,标志着成帝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涯的重大转变,西汉王朝也因此步入下坡路。

声色犬马与奢靡荒淫

得到赵氏姐妹后,成帝对朝政的兴趣逐渐减退,转而沉迷于享乐生活。《汉书》记载:"上好声色,每置酒宴会,辄命飞燕姊妹为掌乐,歌舞尽欢而罢。"

赵氏姐妹擅长投其所好,不断为成帝创造新的享乐方式。赵飞燕教会成帝各种奇特的房中术,赵合德则精通音律,经常组织歌舞表演取悦成帝。

成帝的日常生活变得极度奢靡。史料记载:"上日夜与赵氏姐妹游宴,乐不思蜀。"朝政大事往往被搁置一旁,朝堂上的重要决策常常被后宫的宴饮所耽搁。

公元前27年,成帝罢免了忠臣张敞的职务。张敞曾多次劝谏成帝专心朝政,减少宴饮,自然招致成帝不满。与此同时,一批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得到重用,朝廷风气日渐败坏。

成帝对赵氏姐妹的宠爱达到了荒谬的地步。据《汉书》记载,成帝曾命人为赵飞燕打造纯金便器,价值连城。赵合德喜欢荔枝,成帝便命人不惜工本,从南方快马加鞭运送新鲜荔枝进京,只为博得爱妃一笑。

公元前25年,成帝大兴土木,修建了奢华的建章宫。这座宫殿金碧辉煌,耗费巨大,《汉书》记载:"建章宫钱财无数,穷极奢华,民力疲惫。"许多民生工程被搁置,以满足成帝的建筑狂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李开元评论道:"汉成帝的奢靡程度在西汉诸帝中名列前茅。建章宫的修建不仅耗费大量财力物力,还转移了本应用于民生的资源,加重了百姓负担。"

更令人震惊的是,成帝还创造了许多荒唐的娱乐方式。《汉书》记载了一个著名事件:"上令宫女数百人赤身露体,身缠丝绸,在花园中奔跑嬉戏,名曰'游春',自娱至极。"这种荒淫无度的行为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极为罕见。

公元前23年,在赵氏姐妹的挑唆下,成帝废黜了原配皇后许氏。许皇后是成帝的堂姐,为人贤良,却无法生育。赵飞燕利用这一点,加上各种离间计,最终促使成帝下了废后诏书。

这一事件震惊朝野,许多大臣上书谏言,认为废后有违祖制。成帝对此置若罔闻,反而迁怒于进谏的大臣,朝中正直之士越来越少,谄媚之徒越来越多。

随着成帝沉迷女色,后宫干政现象日益严重。赵氏姐妹及其家族成员掌握了大量权力,朝廷决策常常受到后宫的干预。一个本应繁荣稳定的国家,就这样在一步步滑向危机。

民不聊生与社会危机

成帝沉迷声色犬马的同时,西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公元前29年,全国多地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饥饿难耐。

面对这场灾难,成帝反应迟缓。据《汉书》记载:"天下大旱,民多饥饿,上日与赵氏姊妹游宴,询问灾情敷衍了事。"直到饥民闯入长安城,成帝才不得不下令开仓赈灾,而此时已有大量百姓死于饥饿。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显清指出:"汉成帝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极为消极,这与汉宣帝时期积极救灾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成帝关心的不是如何救灾,而是如何在灾荒中维持自己的奢靡生活。"

公元前26年,西域爆发战争,汉朝边境受到威胁。此时的成帝仍沉浸在声色犬马中,对边防问题置若罔闻。一位名叫严尤的将领曾三次上书请求增派边防兵力,均被搁置不理。

最终,西域数个属国被外族攻占,汉朝在西域经营多年的局面遭到严重破坏。《汉书》记载:"西域败局,实由朝廷怠慢所致。"

成帝时期,赋税沉重,民间负担加剧。为了维持奢华的宫廷生活,成帝不断增加赋税。《汉书》记载:"民间苦累,赋税加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公元前24年,成帝推行"推恩令",表面上是为了削弱诸侯王权力,实际上导致了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大地主趁机扩张土地,小农破产沦为流民,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汉书》记录了当时的民谣:"田连阡陌,民无立锥之地;官吏贪婪,民不聊生。"这首民谣生动描绘了成帝时期民间疾苦。

公元前22年,国库空虚,民间怨声载道。成帝仍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别馆。一位名叫朱云的大臣忍无可忍,在朝堂上直接质问成帝:"陛下可知民间疾苦?民不聊生,陛下却穷奢极欲,这与暴君何异?"

成帝大怒,将朱云贬为庶人。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开始私下将成帝与历史上的昏君相提并论。

公元前20年,朝廷内部腐败加剧。赵氏家族与宦官勾结,买官卖官现象普遍。一个叫做石显的宦官权势熏天,甚至敢当着成帝的面对大臣呵斥。《汉书》记载:"石显权倾朝野,文武百官莫不畏惧。"

这一时期的西汉王朝,表面上国泰民安,实际上危机四伏。成帝的荒淫无度和治国不力,为西汉王朝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死在妃子床上

公元前7年4月5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44岁的汉成帝如往常一样前往赵合德的寝宫。次日清晨,成帝突然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在妃子床上的皇帝。

成帝死因成为千古之谜。官方记载语焉不详:"上崩于昭阳殿"。昭阳殿正是赵合德居住的宫殿,这一简单记载证实了成帝确实死在妃子床上。

关于成帝死因,历来有多种说法。《汉书》委婉记载:"上好女色,房事过度,积劳成疾。"暗示成帝可能死于纵欲过度。

另有史料记载:"赵合德善房中术,日夜侍奉,帝精力不支,遂至崩殂。"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成为后世对成帝的主要评价来源之一。

更有一种阴谋论认为,成帝可能死于谋杀。《汉艺文志》中提到:"或传上饮赵合德所进之酒后暴毙,疑有蓄意谋害。"这一说法虽无确凿证据,却给成帝之死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德麟分析道:"从现有史料看,成帝极可能死于长期纵欲导致的身体衰竭。古代医学条件有限,皇帝一旦病倒,救治难度极大。成帝长期沉迷女色,身体透支严重,这是其早逝的主要原因。"

成帝死后,赵氏姐妹的好日子到头了。新即位的汉哀帝对赵氏姐妹毫无好感,很快将她们贬为庶人,驱逐出宫。据说赵飞燕后来郁郁而终,赵合德则在贫困中度过晚年。

成帝的历史评价极为负面。《汉书》评价其:"好色而不好学,信谗而不纳忠,崇侈而不节俭,征敛无度,民不堪命。"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将成帝列为西汉最昏庸的皇帝之一:"宣帝中兴,成帝即毁。一代英主辛苦建立的基业,在成帝手中几近崩溃。"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评价更为直接:"成帝荒淫奢靡,不理朝政,实为汉室衰败之始。"

近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成帝沉迷声色,荒废朝政,加速了西汉王朝的衰落进程。尤其可笑的是,这位皇帝竟死在妃子床上,成为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例。"

汉成帝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权力、美色与荒淫对一个统治者的腐蚀。自成帝之后,"死在妃子床上"成为中国古代皇帝最不光彩的死法之一。这位皇帝留给后世的,除了一个千古笑柄,还有治国者沉迷声色的深刻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标签:历史   昏君   臭名昭著   妃子   皇帝   床上   汉书   公元前   西汉   朝政   姐妹   王朝   西域   奢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