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邹市明又要打拳了!
2025年底,这位前奥运冠军将重返拳台,背后却是7年创业赔光2个亿的辛酸。曾经风光无限的拳王,如今卖房卖包还债,生活这记重拳,到底有多狠?
2016年,邹市明还是拳坛的耀眼明星,两届奥运金牌得主,职业拳击世界冠军,风头无两。那一年,他和妻子冉莹颖开始憧憬更大的舞台——不只是打拳,而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体育帝国。
冉莹颖拉着邹市明,跑到饭局上向演员转投资人的任泉取经,满脑子都是“体育经济”的宏伟蓝图。结果,这一脚踏进商海,成了邹市明人生中最昂贵的一课。
2017年,邹市明的职业生涯和身体状况双双亮起红灯。那年7月,他在上海对阵日本拳手木村翔,输掉了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
这场失利不仅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更让他的身体状况暴露无遗。赛后,他被诊断出双侧眼眶多发性骨折、轻度白内障、玻璃体浑浊,左眼视力仅剩0.1,甚至还伴有突发性失明。
这对一个靠拳头吃饭的运动员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医生警告他,再打可能彻底失明。可邹市明没退,他和冉莹颖选择了一条更冒险的路——创业。
他们的第一步是大手笔:在上海黄浦江畔开了一家占地1.8万平方米的拳击馆。这不是普通的训练场,而是集拳击、咖啡馆、酒吧、餐厅于一体的高端综合体,听起来就很“上海滩”。
可问题来了,邹市明夫妇压根没做过市场调研。黄浦江畔虽然风景好,但周围人口密度低,居民生活习惯更偏向喝咖啡、逛商场,而不是挥汗如雨地打拳。
拳馆每月租金超100万元,员工几十号人,运营成本像个无底洞。开业头一个月,拳馆勉强盈利,但之后就一路亏到天边。到了疫情期间,客流几乎归零,拳馆的财务状况彻底崩盘。
创业的失败不只是钱的问题,邹市明在管理上的短板也暴露无遗。2019年7月,上海市拳击协会在拳馆举办会长选举会议,邹市明当选会长,风光一时。
可那天会议的场景却让人捏把汗:员工临时准备台签,摆得歪七扭八;接待和引导工作一团糟,连饮用水都没备齐;空调温度高得像蒸桑拿,话筒还中途没电。
整个会场秩序混乱,邹市明这个新晋会长站在台上,多少有点手足无措。从拳台上的王者到会议室的“老板”,这个身份转变显然没那么简单。
冉莹颖在创业中扮演了更主动的角色。她是决策主力,雄心勃勃,想把拳馆打造成高端品牌。可她的激进也带来了风险。
没有经验的夫妇俩一头扎进高端市场,完全忽略了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有人说,冉莹颖过于自信,甚至有点盲目。
不过,她也有清醒的一面——2017年创业初期,资本抛来橄榶枝,提出对赌协议,冉莹颖果断拒绝。这决定虽然没救回拳馆,但至少避免了更大的债务窟窿。
7年下来,拳馆亏了至少2个亿。邹市明夫妇的积蓄几乎清零,北京、贵州、上海、美国的房产全卖了,只剩一套自住房。冉莹颖甚至把自己的名牌包包和首饰也卖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拳王家庭,如今连孩子学马术和高尔夫的费用都得精打细算。有意思的是,邹市明的两个儿子都没学拳击,倒是忙着骑马和打高尔夫,这多少有点讽刺——拳王的儿子,拳击却成了最不重要的选项。
2025年,44岁的邹市明宣布重返拳台。这不是为了什么拳击情怀,而是实打实的为了钱。银行贷款、朋友借款,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
有人觉得,邹市明这是在向生活低头,毕竟44岁对拳击手来说,早已过了黄金年龄,左眼视力还那么差,风险不言而喻。
但也有人觉得,他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挺让人动容。毕竟,从奥运冠军到中年返贫,他没躲在角落里抱怨,而是选择再站上拳台,哪怕只是为了还债。
邹市明的故事,像极了很多人中年时的窘境。年轻时风光无限,以为自己能驾驭一切,结果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
他和冉莹颖的创业失败,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缺乏经验和规划。
拳馆的倒闭,某种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悲剧——一个运动员和一个热情过头的妻子,带着满腔热血跳进商海,哪有那么容易上岸?
但邹市明选择重返拳台,也让人看到他的另一面:不只是为了钱,也是为了给中国拳击再争一口气。
邹市明的拳台再出发,带着点无奈,也带着点倔强。生活这记重拳不好接,但愿他能打出个漂亮的翻身仗,平安归来。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