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我国著名院士批激进派,要懂得甲午战争的惨败

文 犽犽乐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标注了文献来源和截图,请悉知

何祚庥

大国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而在这个问题上,身为我国中科院院士的何祚庥的一番话,就曾引起过广泛讨论。

他拿中日甲午战争我国的惨败举例,以提醒国内所有的激进派,中国跟美国硬碰硬,最后的结果肯定要输!

难道说一百多年后的我国,真的还没有能力走出当年的困境吗?中美一旦开战,我国又是否真的是必败的下场?

何祚庥院士的言论

今日割五城得一夕安寝

回看甲午年,很多人把战败的锅甩给慈禧修园子或是李鸿章的“避战保船”,而何院士的逻辑似乎也觉得当年要是听了李鸿章的,只要中国别硬扛兴许就没有那场惨败了。

可历史的真相哪有这么简单,当时的日本就像一头饿狼,早就把侵略写进了国策里,它的胃口远不是你退一步就能喂饱的。

你今天让出朝鲜明天它就敢觊觎辽东,后天它就要染指整个中国,之后的现实也证实,日本确实就是这么想的!

甲午战争

战争的扳机从来就不只握在挨打的人手里,当侵略者已经把刀架在你脖子上,所谓的“避战”,不过是把头缩起来方便人家下刀罢了。

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听着是为国家保存实力,可一个连家门口都护不住的舰队即便保下来了,又能是什么“实力”呢?最终也不过还是一堆浮在水上的铁棺材罢了。

甲午之战开战的选项根本就不在我国的手里,开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想法。

甲午战争

当时要是选择一味地“避”,那只会让对方的野心更加膨胀,然后换来更加屈辱的失败,所以真正的陷阱不是应战,而是让你暴露自身没有应战的资格和底气。

无可否认的是,甲午战争让我国输掉的远不止几艘军舰和几块土地,可也要清楚的意识到失败的原因。

图源网络

当时表面上被称之为“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实际上军纪涣散得就像个笑话,平日里疏于操练,开战时炮弹里甚至还掺着沙子。

这样的军队就算把全世界最先进的军舰交给他,也不过是给对手送装备,日本不过是踹了这栋危房一脚它自己就轰然倒塌了。

图源网络

也就是说甲午的悲剧根子不在于武器而在于“人”,这才是最可怕的“心智陷阱”: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却还以为只是得了点皮外伤。

而何祚庥院士的言论之所以掀起这么大波澜,不光是因为他对中美关系的判断,更是因为他拿甲骨之痛做不恰当的论据!

航母编队

消极言论真正的可怕之处

何院士的观点本质上是一种“唯武器论”的延续,他看到了中美在顶尖科技和军事装备上的差距,于是简单地推导出“必败”的结论。

这种思维恰恰忽略了战争中最重要的变量,它看不见“小米加步枪”背后是一个民族被逼到绝境后迸发出的惊人意志,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

朝鲜战场上,我国不就是用“钢少气多”的志愿军,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回了谈判桌吗?

图源网络

何院士的言论也暴露了一种“精英陷阱”,当一个学者习惯于用自己领域的纯粹逻辑去套算复杂的世界时,那就很容易变得傲慢和片面。

他看到的只是数据和模型,却看不到一个国家脱胎换骨的精气神,看不到十四亿人想要过上好日子的磅礴力量。

这种论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消解我们的自信、放大我们的焦虑,它让我们把目光始终钉在外部的威胁上,而不是向内审视以巩固我们自己的根基。

图源网络

这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心智陷阱”,因为善意的提醒值得倾听,但基于历史惯性的悲观论调也必须警惕。

幸运的是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样子,如果说甲午是一次国耻,那么此后的一百多年就是一部血与火的救赎史。

现在手里攥着剧本的已经是我国了,时代早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了。

图源网络

我国的军队不再是那支纪律涣散的北洋水师,从抗日战争的烽火到解放战争的硝烟再到抗美援朝的冰天雪地,这支军队的灵魂是用鲜血和信仰铸就的。

如今我国有强大的航母编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五代机、有强大的信息化作战体系,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那份“敢于亮剑”的血性从未丢失。

早先的一场疫情就能看出我国的强大体现在哪里,一声令下全国就像是一盘棋,资源高效调配力量瞬间凝聚,这种能力是足以应对任何危机的终极底气。

我国军工领域

包括我国的经济,也不再是那个靠农业和手工业支撑的脆弱体系,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更是全球制造业的引擎。

这强大的经济韧性和产业基础,让我国在面对贸易战、科技封锁时,有足够的空间和底气去周旋、去反击。

最关键的是我国的位置早就变了,不再需要去仰视谁也不再俯视谁,而是有资格和实力去平视这个世界。

美国总统特朗普

真正的对手的确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再来看看何祚庥院士的这番言论。

本质上是为守成大国量身定做的焦虑,它预设了一个剧本,想把所有人都拉进去按照它的逻辑来演。

但今天的中国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了,每个人都深知一个国家真正的衰落往往不是被外部打败的,而是从内部开始腐烂的。

图源网络

结语

甲午之殇,殷鉴不远,我国最大的敌人不是太平洋对岸的谁,而是可能出现的自满、懈怠和僵化。

可只要所有人都对这个国家抱有信心和希望,那么任何外部的“陷阱”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跳出别人预设的“陷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走好自己的路,而这条路无关称霸只是为了复兴。

图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历史   甲午战争   激进派   院士   中国   我国   甲午   陷阱   日本   网络   北洋   言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