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把 “健康” 当韭菜割!贴个 “健康标签”,你就乖乖掏钱?

现在的奶茶原料是越来越离谱了——羽衣甘蓝、油柑、黄皮、巴西梅不算啥,连甜椒、苦瓜都能塞进奶茶杯。

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奶茶行业就推出2600多款新品,用了201种原料,而且大多是冷门食材,还都被贴上了健康标签。这健康是真的这么神,还是商家的套路?咱们慢慢说。

羽衣甘蓝怎么火的?全靠营销套路

羽衣甘蓝这东西,以前常年长在绿化带,味道苦、口感糙,基本只能当饲料。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它就风靡欧美,还成了中产标配。

它的走红秘密全在营销:先是有公关公司虚构出看似权威的协会,再邀请明星站台带货——比如碧昂斯穿印着“Kale”的T恤亮相后,一下子带起全网热度。

就这么着,羽衣甘蓝被包装成健康高端生活的象征,吃它都成了一种身份认同。这路径是不是很耳熟?

和当年牛油果走红一模一样:专业机构策划,靠明星、社交媒体助推,把小众食材吹成健康符号,让消费者乖乖买单。

国内奶茶跟风:借势营销+掩盖口感

这套营销套路在国内也特别管用。2024年7月,喜茶借巴黎奥运会的势头,率先推出“夺冠纤体瓶”。

这名字起得巧:“夺冠”呼应奥运精神,“纤体”暗示轻盈健康,再配合运动员打卡推广,健康氛围一下子拉满。

这款产品上市10天就卖了160万瓶,不到两个月销量破千万,其他品牌一看也赶紧跟风。可羽衣甘蓝又硬又苦,怎么变好喝?

办法很简单:口感硬就反复过滤,味道苦就加苹果、柠檬掩盖,实在不行就少放些。但宣传时必须强调“燃脂”“去火”“清肠”,精准抓住消费者的健康焦虑——你怕喝奶茶有负罪感?品牌直接说“这杯没负担,还能越喝越健康”,谁能不心动?

健康是真的吗?背后全是生意经

但商家真的是为了消费者健康,才疯狂研发养生奶茶吗?根本不是,背后全是生意。

为啥放着简单原料不用,非要追小众食材?一是现在奶茶行业同质化严重,大家都想靠新奇博出位;二是冷门原料有信息差,更容易营造健康光环,哪怕卖得贵也有人买。

另外,社交媒体就爱新鲜话题,一款像“黑暗料理”的奶茶更容易引起热议。更现实的是,大多数原料没有壁垒,一旦爆火就会被疯狂复制——比如当年瑞幸靠生椰拿铁爆火,短短半年里,市面上就冒出上百款椰子饮品,行业卷到不行。你不推新就会被遗忘,不造概念就可能被淘汰。

健康标签下的隐患:糖水还是智商税?

可这些所谓的健康原料,真的健康吗?不少原料本身味道苦涩、口感欠佳,必须靠糖或添加剂调味,这还能叫健康?

宣传的“抗氧化”“增强免疫”等功效,又有多少有真实的科学依据?恐怕大多是营销话术。更别说小众原料往往种植规模有限,供应链脆弱,一旦产地出点变故,品质、价格全乱套,产品翻车也不是没可能。

说到底,别再被奶茶的健康标签迷惑了。很多所谓的“健康奶茶”,本质还是一杯糖水,你喝下去的不是健康,是商家精心包装的智商税。既然都喝奶茶了,与其被健康概念捆绑,不如喝点自己喜欢的。

#时事热点头条说##健康##营销##羽衣甘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美食   健康   韭菜   商家   标签   奶茶   甘蓝   羽衣   原料   口感   小众   套路   糖水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