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女性,自从当了妈妈后,脾气都变得暴躁了。
孩子乱扔玩具、跟他说话不应声、无缘无故哭闹……
这些,都磨掉了妈妈们的耐心。
尤其是在好好跟孩子说话,他却充耳不闻时,往往是宝妈们最崩溃的时刻。
同事小青跟我说,她家娃每次玩了玩具都不收拾,出去玩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就不走,不给他买就在地上打滚。
“本来想当个慈母,偏偏被儿子逼成了疯子。”同事唉声叹气道。
那么,我们可曾想过,好好对待孩子他反而不当一回事,非得打他骂他一顿才肯消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好声跟孩子说不听,原来隐藏着这些真相
①孩子真没听见
许多大人认为,在叫孩子的时候,他不回应,其实就是故意的。
实际上,我们真的误会孩子了。
很大可能,他是真的听不见,才会对你没反应。
孩子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6岁以下的孩子,他很难做到一心二用。
尤其是当孩子的注意力放在他感兴趣的事情上时,比如看电视、玩玩具等,他的主力已全部集中在这里面。
你的轻声细语对他来说,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但他听不见。

②孩子不理解你的话语
孩子的脑回路很简单,不能完全理解大人说的话,当大人发出一些比较复杂的指令时,他一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于是需要先想一想,当想不出来答案时,又不知道如何回应,只能用沉默来对待。
③孩子不喜欢父母的碎碎念
尤其是那些碎碎念的父母,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孩子不想吃饭,他们碎碎念;孩子不想穿那件衣服,他们碎碎念。
孩子太小,规矩巨多,一张嘴焊在孩子身上。
听得多了,孩子就腻了,甚至会生成一种条件反射,只要父母在碎碎念,他就会自动屏蔽掉。

二、父母一发火孩子就听话,真相很残忍
朋友小勇说,养娃就不能惯着他,该骂骂,该打打。
我不理解他的育儿方式,但他本人还洋洋得意。
原来,小勇的孩子也是典型的“好话听不见,一发火就变乖巧”的娃。
孩子犯错了,小勇先是好言好语对待,结果孩子还在无理取闹。
小勇气不过,拿起衣架对着娃的屁股一顿胖揍,娃哭了一会后,终于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了。
小勇认为,有些孩子就是不打不成器,打骂一顿,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但真相是,孩子并没有变的乖巧听话,而是被父母的情绪被吓到了。
父母的吼叫和打骂,让他打开了防御机制。
当孩子在压力、冲突、不适情绪的处境下,为了里面心理失衡,潜意识会自动开启一种防御机制,避免进一步受到伤害。
当父母大声质问他,他判定这个情况是危险的,他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只知道再不服软父母就要更加生气了,只能装温顺乖巧。
这样做虽然能让孩子暂时听话,但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只有吼叫和打骂,就能解决问题。
实际上,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只知道被吼叫了就要听话。
不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以后还会继续犯各种错误。

三、比吼叫更有用的,是引导
你一生气,孩子就听话了,本质上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而进行的一种服软行为。
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也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
育儿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成为一个明事理、有责任感、独立的个体。
与其用吼叫示威,不如耐心引导孩子,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向性格。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耐心跟他分析对错,告诉他这个世界的规则。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爱的父母。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在有爱的空间成长,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