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又坏又蠢!安世中国成功反杀,加拿大着急跟中方建立特殊关系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荷兰政府以为捏住了一个芯片公司就能卡住中国的脖子,结果电话刚挂,就被中国一套组合拳打得晕头转向。不仅没捞着好处,顺手还给人民币国际化送了一记神助攻。

现在,欧洲汽车生产线面临停摆,马克龙急得跳脚要动用“终极武器”,加拿大则火急火燎地想跟中国重修旧好。

一、 荷兰的昏招:抢了个空壳,丢了摇钱树

事情的起因,是荷兰政府对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动了歪心思。他们以为控制了位于荷兰的总部,就能掌控这家全球重要的汽车芯片公司。

在与中国商务部官员的通话中,面对中方“不豁免,不谈判”的明确警告,荷兰方面依然我行我素,打算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但他们忽略了安世半导体80%的芯片产能都在中国境内。

挂断电话后,荷兰总部使出了一记昏招,竟然向客户发送信函,诬蔑安世中国生产的产品存在质量和技术问题,企图扰乱市场,破坏安世中国的声誉和经营。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彻底激怒了中国方面。

反击,开始了。

安世中国实体迅速行动,向所有客户发出中英双语邮件,明确指出荷兰总部的行为是“无视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经营”、“散布不实信息”,并表示将“采取一切手段依法维权”。更重要的是,安世中国宣布,已恢复向本地分销商供应芯片,并且只接受人民币结算。

这一下,局面彻底反转。荷兰总部抢走的,只剩下一个高管团队和一堆法律文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而真正拥有产能、技术和市场的安世中国,宣布了事实上的“独立运营”。

荷兰政府处心积虑几个月的行动,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把实际控制权彻底送了出去。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格局太小,输得彻底。

二、 中国的妙棋:一剑封喉,招招致命

中国方面的反击,看似是被迫之举,实则环环相扣,隐藏着至少三招妙棋。

第一招:釜底抽薪,掌控供应链命脉。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芯片的关键供应商,其部分特定芯片被业内称为“独苗”,几乎没有替代品。这意味着,全球的汽车巨头从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到美国的通用、福特,再到日本的丰田,他们的生产线能否转动,都高度依赖安世的芯片。

当安世中国宣布只向中国国内渠道供货时,就等于捏住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氧气瓶”。你想不停产?想继续造车赚钱?对不起,请来中国,按我的规矩办。

第二招:人民币结算,推动货币国际化。这是最具战略眼光的一步。强制要求人民币结算,其意义远超商业本身。

第一去美元化:直接规避了美国可能利用美元结算体系发起的金融制裁风险,让美国的“金融大棒”无处挥舞。

第二提升人民币地位:逼着全球顶级车企为了保命,不得不储备和使用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一次强有力的破局,其效果比任何宣传和协议都来得直接和猛烈。

荷兰政府的愚蠢行为,无意中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突破口,这恐怕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的。

第三招:分化西方,激化内部矛盾。

中国的反击,像一块试金石,立刻让西方阵营露出了裂痕。最慌的不是荷兰,而是欧洲的工业引擎,德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发出严重警告,可能导致“生产大规模停滞”。大众汽车更是直接承认,工厂可能很快就要停工。面对这种切肤之痛,欧洲内部还能铁板一块吗?

三、欧洲的恐慌:马克龙的“核选项”与苍白的威胁

法国总统马克龙要求欧盟考虑动用最强的贸易工具,《反胁迫工具法案》(ACI)来对付中国。他声称中国的稀土等措施是“经济胁迫”,摆出一副要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色厉内荏的咆哮。

其一是欧洲理亏在先。明明是荷兰先出手掠夺中国企业资产,破坏商业规则,中国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启动“反胁迫”,名不正言不顺。

其二,欧洲压根不敢真用。彭博社都明说了,此举将“显著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现在欧洲汽车业已经命悬一线,再对中国启动全面贸易对抗,无异于经济自杀。光是法德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产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所以,马克龙的叫嚣,更多是政治作秀根本落不了地。

从欧盟紧急致电中方商谈安世半导问题也能看出这一点,欧盟高官与中方进行了近两小时的建设性对话,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心里清楚,谈判桌才是唯一的出路,对抗死路一条。

四、加拿大的清醒:抓住机遇,主动要求和中国建立战略关系

时至今日欧洲还是没搞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以为嘴上对华强硬能改变局势,但加拿大却看得清楚,与其和中国硬碰硬不如谈合作。

加拿大公开宣布,总理卡尼正积极寻求与中国建立“战略关系”,目的很明确:缓和中加贸易紧张关系,特别是解决加拿大油菜籽等农产品对华出口的关税问题,以摆脱特朗普关税大棒带来的经济困境。

加拿大的选择,给欧洲好好上了一课。在真正的国家利益面前,意识形态的偏见应该让位。加拿大看清了,与中国合作,才有实实在在的商业机会和经济发展;跟随美国搞对抗,只能吃到贸易保护的苦果。

虽然加拿大也在权衡但其整体方向是寻求对话与合作,这种务实的“急转弯”,比欧洲僵硬的对抗思维,要聪明得多。

回顾整个事件,荷兰政府的所作所为就如外国网友所讽刺的“又坏又蠢”,不知天高地厚对中国出手,引发了一场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地震,美欧日车企全跟着遭殃,倒是意外成就了中国一次漂亮的“反杀”。

中国的反击,才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就看荷兰还能抗多久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科技   荷兰   加拿大   中方   中国   着急   关系   欧洲   芯片   人民币   美国   全球   汽车   德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