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露之艾灸养生

节令特征

白露在公历的9月8日或9日,处于太阳黄经165°。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气候转凉。一天当中,早、中、晚温差变化较大。因气温降低较快,夜间温度已达白露的条件,因此,露水凝结得较多、较重,呈现白露,故而得名。

白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浅谈白露之艾灸养生

养生要点

白露节气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此时腠理尚未完全致密,昼夜温差较大,正如谚语所云:“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此季若着衣不当,较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故有“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之谚。此外,白露节气亦是过激性疾病好发时段,风邪易侵犯经络筋骨,导致四肢痹证。故而这一时节的另一养生法则应为益气固表,以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和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

艾灸养生

(1)配穴

1)风门:穴出《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为督脉、足太阳之会,别名热府。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风门犹如关闭风邪侵入人体之门,是预防肺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浅谈白露之艾灸养生

2)风市:原为奇穴,出自《肘后方》,《针灸大成》将其归属足少阳胆经,别名垂手。在小腿外侧中间,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直立,两臂下垂时,约当中指尖到处是穴。艾灸风市是预防风邪侵入皮肤、经络的重要方法之一。

浅谈白露之艾灸养生

3)气海:穴出《脉经》,属任脉,别名脖映、下肓。在腹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艾灸气海可益气固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

浅谈白露之艾灸养生

(2)灸法

1)艾炷灸:艾炷无瘢痕灸或隔黄土饼灸,7~9壮/穴,2~3次/周。

2)艾条灸:艾条温和灸、回旋灸或循经往返灸,45~60分钟/穴,2~3次/周。

3)器具灸:45~60分钟/穴,2~3次/周。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艾灸   痹证   腠理   处暑   大成   任脉   气海   风门   节气   经络   温差   鸿雁   别名   太阳   方法   白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