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记忆(一)——掀开面纱#清风计划#

华西记忆(一)——掀开面纱

华西一直是我心目中非常向往的地方,终于在医师协会的安排下,到华西学习。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描述进川的火车上那叮铃哐啷的火车节奏,搭配上沿途的风景,配上不一样的心情,那种美、那种感触一直心生向往。于是拒绝了动车、放弃了飞机,毅然选择将近23个小时的老式火车入川。火车上乘客不多,差不多空了一半有余,足矣让我细细体味书中描述的那种寂寥、感悟。心灵是丰足了,感触是丰富了,回忆也满满地溢出,可是当下车时,那种腰酸背痛才提醒自己,偶一为之可以,经常这样还真是难受得紧。而且回忆这种东西,轻易不可以去拨弄,让人有时徒增伤感情怀。

甩去那种怀旧引起的哀伤,路痴般的自己在手机导航的引导下顺利找到了目的地。最终将下榻之地定在华西国际,一个离华西医院只有一墙之隔的地方。

华西营养,一直是全国的标杆,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也一直是我在内心想要一窥究竟的地方。带着敬仰的心态,我终于踏入到这个心目中向往的地方。在简短的介绍后,我被分配到危重症组,跟饶志勇老师,很赞的一儒雅的帅哥。他这一组有两个搭档,一个是如江南女子般秀丽的黄雪梅,一个是时尚达人游倩。黄雪梅是规培2年的华西医学营养专业硕士,游倩则是规培1年的国外留学营养硕士。两人一急一缓,个性各不相同。第一天跟组,我只能用长征来形容第一天的感受:饶老师走路简直像风刮过一样,黄雪梅和游倩提醒我不用等他时,我还认为应该等等,可一抬头就会发现刚刚还在半路被人拦着咨询的饶老师已经突地站在了身后,吓了我一跳。从早上8:30一直到11:50,除了查看病人停留下脚步,其余的路都是在这种风刮过般的速度下行走。下午小讲课后就是专业筛查、会诊,忙忙碌碌地直到5:50下班。回到下塌处,才觉着脚痛。洗了澡,坐下来心疼抚摸自己的脚板时才赫然发现两边的脚板都打起了水泡,而且水泡还都擦破了。同房的黄霞同学也好不到哪去,两个脚板也是打起了水泡,比我强点,水泡没破掉。于是用烧红的针尖帮她挑了水泡,又相互擦了带来的药膏,抬高双腿睡觉。朋友约吃饭,既没有那个体力也没有那个兴趣了。草草买了点快餐打发后只想卧倒。不禁感叹,这还真是下马威啊。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算是很忙的了,可是和华西的老师比起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好在这里有诸多的规培医学生、进修生、实习生在分担很多的工作,老师只要查房给意见就可以了,其他都有人分工完成,要不然,哭都完不成那么高的工作量。 也正是因为工作量大,在这里,很快我们就上道了,因为环境太磨练人了。

危重症的营养一直是一个十分敏感而且多变的不确定性的营养,一直因为个体化的不同而难以有很确切的指导方案,而在华西,经过众多重症病例的磨砺,让我对于重症营养不再畏手畏脚,而且对于我提出的重症营养中的困惑,总能在每日的查房、会诊中找到答案,虽然黄雪梅和游倩经常被我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给问倒了,但是饶老师临床经验颇为丰富,对于我提出的各种罕见的问题,他都能给予中肯的解答。当我能够对会诊的危重患者给予完整的详尽的会诊意见时 ,重症组的进修也就宣告结束了。虽然辛苦,但是华西重症的病例的多样性和营养的灵活性,让我对以后开展危重症营养充满了信心。在这里,危重症扎堆,各种病例都有,着实是个重症学习的好地方。

华西记忆(一)——掀开面纱#清风计划#

医师协会要求我们每人要完成90份专业筛查,并拍成照片发过去,我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因为三天的筛查量就有一百多份了。听说我们要拍照片,老师有些担忧地问这是否会涉及到患者隐私啊,于是我改成部分扫描,却也不知道这样行不行,但是考虑到患者隐私问题,我觉得还是小心些好。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感觉到华西的老师还是很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的。

华西的学习氛围很浓,同时对于学术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很浓,课件是不可以拷贝的,只可以听,部分可以拍照。来到这里,每周有固定时间的小讲课,还有专门针对我们的小培训、、、小讲课是由进修生、规培生、实习生轮流来讲课,老师提问和点评;针对性培训则是由老师负责讲课。这样的学习氛围值得我们借鉴,可以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到了这里,除却刚开始的不适应后就开始频频沾朋友的光,美蛙鱼头、斗鸡、麻婆串串、耍都、川西人家、巴老火锅、片片牛肉、一瓢油、冒菜、龙抄手、燃面、勾魂面、叶儿粑、、、尝了个遍。若不是辣椒本身有燃烧脂肪减脂的作用,这样个吃法,还真是怕自己胖得走不动了。虽然在这里非常忙碌,但是开会学习从来不会占用任何私人时间,下班后的时间都是自己的。所以,在这里下班后的的闲适与上班时的紧张形成强烈反差。

只要晚上出去吃了饭,回到下榻处,必然看书会到转点。看到我一有时间就埋头看书,室友说让她情何以堪,让我能不能不要这么用功,让我好好学习下成都人,学会让自己的生活巴适些,莫搞得这么累。可我觉得看书是一种享受,尤其是白天看过的病例,晚上再看书,感觉不是一般的好,为此,没少被室友埋怨。不过,随着我的坚持,室友也越来越多的时间开始看书,时不时,两人交流下,她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了。我做的笔记,被室友拍下来当做学习档案,说重点够集中,省了她看书总结。笑笑随她拍,强记忆不如烂笔头,自个学习总结的同时还能够造福她人,感觉不错。

华西,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在我的面前逐渐清晰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华西   进修生   班后   脚板   水泡   病例   面纱   室友   重症   清风   患者   隐私   营养   记忆   老师   时间   计划   地方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