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生百病!湿气太重怎么办?五种祛湿首选中成药

湿气太重怎么办,五种祛湿首选中成药


中医所谓“湿”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由湿邪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统称为“湿证”。

根据湿邪的来源不同,有内湿外湿之分。

外湿:多因地面湿气上蒸或淋雨雾露而成,南方多潮湿,在闷热夏季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湿气轻易成为致病因素,因而称为湿邪。

内湿:多由于素嗜茶酒,暴饮冷食或肥甘美味,饮食失节,日久损伤脾胃,脾运受阻,或湿郁生热,或湿积生痰,聚痰发病。

由湿引起的病症有皮肤麻木,筋骨关节疼痛,腰痛酸楚,下肢沉重,浮肿,消化不良,口苦、便溏、舌苔厚腻等,包括很多皮肤病,妇科病,都是因为湿气侵入血液,缠绵在血液里引起各种不适,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情长久、反复,缠绵难愈,易寒湿伤脾,或湿郁化热。中医对“湿证”的治疗根据病位的不同大致可“祛湿、化湿、利湿”三种。除了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相当重要,禁口相对较多,如辛辣、油腻、过咸、过甜等美味的食物不能多吃,以免病从口入

湿气的危害比较大。尤其女人在月经期和产后免疫力低下,湿气特别容易入侵体内,那么湿气太重吃什么药呢,下面中药大全和大家来看看祛湿的中成药首选药。

祛湿的中成药首选药

1、湿热片

湿邪生百病!湿气太重怎么办?五种祛湿首选中成药

【成份】大黄、槐花(炒炭)、苍术(泡)、侧柏叶(炒炭)、羌活、山银花、制川乌、赤石脂(制)、苦杏仁、槟榔(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痢。用于腹痛、泄泻、血痢,属大肠湿热证。

该方含有制川乌有毒不建议长期使用,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立即到医院就诊。

湿气重容易造成身体肥胖,湿气在体内停留,也很容易造成大便稀,不成形,湿热片可以说是祛湿的中成药首选药之一,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湿气,湿气走,水肿等现象自然消失,体重也会下降,同时祛除湿气可以涩肠止痢,适用于泄泻、血痢、腹痛、属大肠湿热证。

2、复方金钱草颗粒

湿邪生百病!湿气太重怎么办?五种祛湿首选中成药


清热祛湿为复方金钱草颗粒的主要功效之一,它具有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的功效,对于一些水肿的女性排除湿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也适合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症候。

3、清热祛湿颗粒

湿邪生百病!湿气太重怎么办?五种祛湿首选中成药

【成分】党参、茵陈、岗梅根、黄芪、苍术、野菊花、陈皮。辅料:蔗糖。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热祛湿颗粒的主要功效为清热祛湿、益气生津,对于食欲不佳,经常口干、身体燥热、四肢无力而言是以为很好的祛湿药,在吃药期间一定要以清淡饮食为主,不适合于滋补类的中成药同福,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的患者要遵循医嘱,糖尿病人禁用。

4、健脾丸

湿邪生百病!湿气太重怎么办?五种祛湿首选中成药


对于气虚湿气重,可以吃健脾丸进行调理。这类女性平时饮食要注意食用一消化的食物,例如稀饭、粥、面条等。避免凉性食物,可以使用山药、核桃等。

5、参苓白术丸

湿邪生百病!湿气太重怎么办?五种祛湿首选中成药

对于脾虚使湿气重的而言,需要健脾化湿,服用参苓白术丸可以健脾祛湿,同时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多食扁豆、冬瓜、赤小豆、绿豆芽、山药粥、薏米粥等利于健脾化湿的食物。

结语:对于湿气太重而言,湿热片、复方金钱草颗粒、清热祛湿颗粒、健脾丸、参苓白术丸这5种中成药都为祛湿的中成药首选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湿气   中成药   金钱草   苍术   首选   白术   生津   慢性病   湿热   复方   颗粒   医师   功效   食物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