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枪会”首领张倩抗日被俘,后被日寇一点点剥皮惨烈牺牲


“红枪会”首领张倩抗日被俘,后被日寇一点点剥皮惨烈牺牲

  清末民初社会纷乱的时候,随县民间出现很多帮会、黄绫会、白绫会、赤学会、自学会、黄学会等等。

  他们成立这些帮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反对不合理的交粮纳税,反对剥削和压迫,反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当然这些也不是他们的全部目的。还有的成立帮会是扰乱社会的、想不劳而获的、违法乱纪的、这样的帮会组织也有。

  这些帮会聚则为会友,散则为农夫。他们一般是来自穷苦农民,一般是由具有一定威信的人、有能力的人、好汉式的人统领。他们身上具有反抗剥削和压迫以及斗争的精神。

  1922年4月9日,随北张家新湾农民张大会家中喜添女儿张倩,女儿张倩眉清目秀,特招人喜爱,全村人都来向他家贺喜。

  1923年秋季,张家新塆这一带天旱无收,张大会联络穷苦农民,组织起白绫会。白绫会员身披白绫,手拿土铳、大刀、棍、农具,抗捐税、打土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张大会之所以能一呼百应,与他自身人品、威信等分不开的。张家世代乃习武之人,张大会身高一米八,身材匀称、习武多年、动作敏捷、强健有力,他多次把打场用的石磙搬到竖立起来或把小石磙抱起来。附近的村子乃至周围几十里的人们都知道他力量大。张大会爱打抱不平和伸张正义,一身正气,人们都很喜欢他。

  1923年——1927年,黄绫会、白绫会、赤学会、自学会、黄学会以及外省的帮会等等经过联络和开会协商,最后联合了起来,成立了“红枪会”。也有的帮会没入“红枪会”的。

  1928年8月份,张大会的女儿张倩开始上私塾学习,也在这一年,他开始教其女儿练武功。张倩学习很认真,也许是家庭潜移默化的原因吧,张倩学武功进步很快,动作一学就会,小小的她练得有模有样了。

“红枪会”首领张倩抗日被俘,后被日寇一点点剥皮惨烈牺牲

  后来,在张倩慢慢长大的日子里,张倩武功日渐深厚;张大会也教会了女儿打铳、打枪,为的是女儿将来能够防身用,以免受人欺负。张倩学习很快,土铳枪法也很准。此时的张倩已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了。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第五战区国军将士们撤退到随县、枣阳、襄阳、南阳、荆门一带布防;1938年10月26日,日军第三师团藤田联队1300多人向随县进犯,其中有几百人的骑兵队伍侵占了淅河镇。                

  1939年5月1日,第一次随枣会战爆发,国军三十九,八十四军在随县正面的浪河店、望城岗、磙山、高城一线布防阻敌。 

  红枪会分队首领张大会带领他的白绫会人马在随县磙山一带与国军(第三十九军,第八十四军)一起抗敌西进。红枪会在此配合国军战斗了七日七夜,到5月7日,由于日寇使用毒气,日寇突破了襄花公路随县的浪河店、望城岗、磙山、高城正面防线,张大会及他的白绫会的一些人员在磙山这次阻敌的战斗中牺牲了。5月8日随县县城沦陷。

  张大会牺牲后,年芳十七岁的女儿张倩悲痛欲绝,怀着对日寇的仇恨,也加入了白绫会这支抗日的队伍。因为她是首领的女儿,再加上她枪法好又会武功,大家还是推荐她为首领,她在副首领的辅助下,统帅着这帮人马抗日。

“红枪会”首领张倩抗日被俘,后被日寇一点点剥皮惨烈牺牲

  1940年10月份的一天,张倩和副首领们带着他们的队伍同八十四军国军将士一起,攻打磙山据点试图夺回该据点,据点争夺战中,经过三次的易换,最后还是被日寇占领。在最后一次的攻打据点时,张倩受伤被俘。后被鬼子带到随县县城据点受审。

  日寇把张倩带到县城刑讯室关押。在刑讯室里对张倩进行了严刑毒打,各种酷刑都用尽了。

  日寇要她投降和脱离国军,还要她命令她的白绫会归顺日寇,并要她说出白绫会藏身的地方,张倩誓死也不说!鬼子就用烧红的烙铁在她身上烙,一阵阵烧焦的气味和烟子充满整个屋里,张倩被烙铁烙得昏死了过去,鬼子又用冷水把她泼醒后,奄奄一息的张倩,又被鬼子用刀在她身上把皮肤和肉一点点地割下来,疼痛难忍的张倩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张倩就是这样被日寇把皮一点点割下疼痛而死的。

  一个美丽的、武艺超群的女英雄,为了人类的解放和幸福就这样壮烈地牺牲了!

  版权所有,洗稿必究

  原创作者:蒋涛

  2021年10月1日15:3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日寇   望城   首领   石磙   人马   武功   目的   枪法   帮会   国军   据点   惨烈   鬼子   县城   牺牲   女儿   大会   张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