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敢谈的“过度治疗”

无人敢谈的“过度治疗”

“过度治疗”也被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称为“变相杀人”。到底什么是过度治疗?是指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超出了客观上应该进行治疗的极限尺度和范畴的治疗行为。这种过度治疗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医院、医生和患者。

第一因素--医院

在现今的经济社会,受到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为了生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数医院科室都有经济指标。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医院在医疗以及相关服务收费上“超标准”现象的发生。

第二因素--医生

客观上医生收入不高,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特别是医生的收入往往也和科室收入挂钩,加之有的药品、医疗用品等供货商也和医生之间形成灰色利益链条,从而使一些医生为自身收入而“昧心”给患者以过度治疗。过度治疗往往指的是治疗意义不大或者没有意义,甚至还要付出更大,对病人带来伤害更多的治疗。尤其是对癌症患者来说,要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治疗不等于治愈”的辩证关系。这是必须让社会公众特别是癌症患者和家属清晰认知、准确了解、详细掌握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医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问题,一个医生要要有社会责任,有职业担当,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更大的社会责任是:敢于在这种医疗乱象甚至存在一定医疗腐败的客观现状面前说不,为患者的最大利益去说实话、做实事。

第三因素--患者及家属

我们社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氛围造就了我们得了癌症不想死,病人及家属想求得医治的现实,无论多晚都想治。客观上的这种强大的治疗愿望,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及家属哭哭啼啼来求你,就怕你不给他治,如果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和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医生,在这种情况下,要首先向患者讲明,治疗不等于治愈。治疗要给病人带来有意义的治疗,无意义的治疗,或者对治疗说不清,疗效说不准,甚至带来更大伤害或副作用时,要敢于说不,拒绝治疗。不要完全被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等于治愈的误区的认知绕着走。我们医生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要求,因为医患信息不对等,患者的要求是美好的,认为只要医生答应治疗,就有生存的希望和治愈的必然,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夏廷毅强调:医生掌握最佳医疗信息,了解治疗过程的最后结果,要敢于在患者面前说不,因为这种治疗对患者并没有好处,甚至带来害处,要明白拒绝也是一种帮助。这是医生必须要做到的,当医生不一定要给病人治疗,有的语言关怀也会使病人信心倍增,这种心理学的安慰,也会产生无限的效果。因此,要说服患者及家属不要太任性的要求医生要去治疗。这种任性的要求,过度的勉强,往往会让大夫在“情感”困惑的情况下,顺水推舟、无可奈何地满足你的要求,这种过度治疗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变相杀人”就随之而产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科室   家属   癌症   认知   社会公众   病人   患者   客观   因素   收入   医生   医疗   医院   责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