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之二十六(诸肿 2)

【洁净府】

〔草部〕

泽泻,逐三焦停水,去旧水,养新水,消肿胀,渗湿热。水湿肿胀,同白术,末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之二十六(诸肿 2)

泽泻

鸭跖草,和小豆煮食,下水。

苍耳子,大腹水肿,烧灰,同葶苈末服。

苏子,消渴变水,同莱菔子服,水从小便出。

木通,利大小便,水肿,除诸经湿热。

通脱木,利小便,除水肿。

香薷,散水肿,利小便。大叶者,浓煎汁,熬丸服,治水甚捷,肺金清而热自降也。暴水、风水、气水,加白术末丸,至小便利为效。

灯心草,除水肿癃闭。

冬葵子,利小便,消水气。妊娠水肿,同茯苓,末服,小便利则愈。

蜀葵子,利小便,消水肿。

葶苈,利水道,下膀胱水,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大降气,与辛酸同用,以导肿气。通身肿满,为末,枣肉丸服,神验。或用雄鸡头捣丸。阳水暴肿,喘渴尿涩,同防己末,以绿头鸭血,和丸服之,效。

马鞭草,大腹水肿,同鼠尾草煮汁,熬稠丸服,神效。

马兰,水肿尿涩,同黑豆、小麦,酒、水煎服。

益母草,服汁,主浮肿,下水。

旋复花,除水肿大腹,下气。

萱草根、叶,通身水肿,晒研,二钱,入席下尘,米饮服。 蓼子,下水气,面浮肿。

海金沙,脾胃肿满,腹胀如鼓,喘不得卧,同白术、甘草、牵牛,为末服。

汉防己,利大小便,主水肿,通行十二经,去下焦湿肿,泄膀胱火,必用之药。皮水,胕肿在皮肤中,不恶风,按之不没指,同黄芪、桂枝、茯苓、甘草煎服。
水苹,主暴热,下气,利小便。

海藻,下十二水肿,利小便。

海带、昆布,利水道,去面肿。

越王余算,去水肿浮气。

天蓼,主水气。

茅根,虚病后,饮水多,小便不利作肿,同赤小豆煮食,水随小便下。

蒲公英,煮服,消水肿。

薇,利大小便,下浮肿。


〔谷部〕

薏苡仁,水肿喘急,以郁李仁绞汁,煮粥食。

黑大豆,逐水去肿。

桑柴灰,煮食,下水鼓。《范汪方》∶煮汁入酒,再煮服,水从小便出。《肘后方》∶煮干为末服。
赤小豆,下水肿,利小便。

桑灰汁,煮食代饭,冬灰亦可。同姜、蒜煮食。水蛊,腹大有声,皮黑者,同白茅根煮食。足肿,煮汁渍洗。

腐婢,下水气。

绿豆,煮食,消肿下气。十种水气,同附子逐日煮食。


〔菜部〕

葫蒜,同蛤粉丸服,消水肿。同田螺、车前,贴脐,通小便。 胡葱,浮肿,同小豆、硝石煮食。

罗勒,消水气。百合,除浮肿胪胀。

冬瓜,小腹水胀,利小便。酿赤小豆煨熟,丸服。瓜瓤淡煮汁饮,止水肿烦渴。

胡瓜,水病,肚胀肢浮,以醋煮食,须臾水下。

〔果部〕

李核仁,下水气,除浮肿。

杏核仁,浮肿喘急,小便少,炒研,入粥食。头面风肿,同鸡子黄,涂帛上贴之,七八次愈。

乌梅,水气满急,同大枣,煮汁,入蜜咽之。

桃白皮,水肿,同秫米,酿酒服。

椒目,治十二种水气胀满,行水渗湿。炒研,酒服方寸匕。 败荷叶,阳水浮肿,烧研水服。足肿,同藁本煎洗。


〔木部〕

木兰皮,主水肿。

柳叶,下水气。

榉皮,通身水肿,煮汁日饮。

榆皮、叶,消水肿,利小便。皮末,同米煮粥,食之。

柯树皮,大腹水病,煮汁熬丸服,病从小便出也。

桑白皮,去肺中水气,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也。

桑椹,利水气,消肿。水肿胀满,以桑白皮煎水,煮椹,同糯米,酿酒饮。
桑叶,煎饮代茶,除水肿,利大小肠。

桑枝同上。

桑柴灰,淋汁煮小豆食,下水胀。
楮实,水气蛊胀,用洁净釜,熬膏,和茯苓、白丁香丸服,效。

楮叶,通身水肿,煎汁如饴,日服。积年水气,面肿如水,煎汁,煮粥食。

楮白皮,逐水肿气满,利小便。煮汁酿酒,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及妇人新产,风入脏内,肿胀短气。风水肿浮,同木通、猪苓、桑白皮、陈皮,煎服。膀胱石水,肢削,小腹胀,取根皮,同桑白皮、白术,同黑大豆煎汁,入酒服之,效。

楮汁,天行病后,脐下如水肿,日服一杯,小便利,即消。

栀子,热水肿疾,炒研,饮服。妇人胎肿,属湿,丸服有验。

茯苓及皮,主水肿,利水道。皮,同椒目煎水,日饮。

猪苓,利水发汗,主肿胀满急,消胎肿。

皂荚,身面卒肿,炙渍酒饮。或加黑锡。

五加皮,风湿肿。

枳茹,水胀暴风。


〔石部〕

滑石,利水,燥湿,除热。

白石英,石水,腹坚胀满,煮酒服。

凝水石,除胃中热,水肿,小腹痹,泻肾。

矾石,却水。水肿,同青矾、白面丸服。

青矾,水肿黄病,作丸服。


〔虫部〕

蝼蛄,利大小便,治肿甚效。十种水病,腹满喘促,五枚焙研,汤服。《肘后方》∶每日炙食十枚。《普济方》∶左右用,同大戟、芫花、甘遂服。同轻粉㗜鼻,消水病。

青蛙,消水肿,同胡黄连末,入猪肚内,煮食。水蛊,腹大有声,皮黑,酥炙,同蝼蛄、苦瓠,末服。


〔介鳞〕

海蛤,治十二种水气,浮肿,利大小肠。水痈肿病,同杏仁、防己、葶苈,枣肉丸服。水肿发热,同木通、猪苓、泽泻、滑石、葵子、桑皮,煎服。石水肢瘦,腹独大者,同防己、葶苈、茯苓、桑皮、橘皮、郁李,丸服。

气肿,同昆布、凫茈、海螵蛸、荔枝壳,煎饮服。

蛤粉,清热利湿,消浮肿,利小便。气虚浮肿,同大蒜丸服。 贝子,下水气浮肿。

田螺,利大小便,消手足浮肿,下水气。同大蒜、车前贴脐,水从小便出。

鲤鱼,煮食,下水气,利小便。用醋煮食。
赤小豆,煮食。酿白矾,泥包煨,为粥食,随上下用。

白鱼,开胃下气,去水气。

鲫鱼,合小豆、商陆煮食,消水肿。

鲈鱼,治水气。

鳢鱼,合小豆煮食,下大水、面目浮肿及妊娠水气。入冬瓜、葱白,主十种水垂死。鮧鱼疗水肿,利小便。

黄颡鱼,合大蒜、商陆煮食,消水,利小便。

绿豆同煮亦可。


〔禽兽〕

青头鸭,大腹水肿垂死,煮汁服,取汗,亦作粥食。

雄鸭头,治水肿,利小便。捣,和甜葶苈膏、汉防己末,丸服。

凫肉,治热毒水肿。

鸬鹚,利水道。

鸡子,身面肿满,涂之频易。

猪脂,主水肿。

猪肾,包甘遂煨食,下水。

羊肺,水肿,尿短喘嗽,同莨菪子、醋,蜜丸服。

豪猪肚及屎,水病,热风鼓胀,烧研,酒服。

牛溺,水肿腹胀,利小便,空腹饮之。喘促者,入诃子皮,末熬丸服,当下水。

水牛角䚡。


〔人部〕

人中白,水气肿满,煎令可丸,每服一豆。

秋石,拌食代盐。


选自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诸肿分4节,此为第2节洁净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本草纲目   桑白皮   猪苓   木通   赤小豆   泽泻   通身   白术   腹水   茯苓   小豆   大小便   水气   水肿   水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