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癌症之王——胰腺癌

大部分人可能都听说过可怕的肝癌,而对胰腺癌知之略少,殊不知,胰腺癌和肝癌都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如果从总的生存率上来说,胰腺癌甚至比肝癌更差。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至10%,而肝癌的5年生存率有12.5%左右。所以从生存率上来说,胰腺癌是真正的癌症之王,是所有恶性肿瘤里面恶性程度最高,5年生存率最差的肿瘤。

2019年1月,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新发胰腺癌病例数(2015年数据)位居恶性肿瘤第10位,约9.5万人。恶性肿瘤死亡率中胰腺癌排第6位,约8.5万人因胰腺癌死亡。

如何远离癌症之王——胰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胰腺癌是否具有有效的预防方法

2020年初,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癌症报告:预防癌症的癌症研究》。

如何远离癌症之王——胰腺癌

这份报告侧重于癌症的预防,描述了癌症预防的多个方面以及支持预防的研究。为癌症预防提供了广泛见解,并明确指出胰腺癌的预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有胰腺癌家族史

胰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在家族当中有胰腺癌患者,那么自己患胰腺癌的概率也会增加,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癌症患者的情况。研究表明,患胰腺癌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的个体患病风险明显增加,家族性胰腺癌发生率随着患病家庭成员的增多而增高,有一例一级亲属患者的发病风险增加4.5倍,有两例则增加至6.4倍,有三例则增加至32倍。一般认为在一级亲属中至少有2例胰腺癌患者,且排除已知的遗传相关综合征,即可列为家族性胰腺癌。

因此,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40岁以后每年进行筛查。

长期吸烟

吸烟是胰腺癌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一手烟和二手烟。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芳香胺、亚硝胺、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吸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内代谢激活,排入胆汁后可逆流入胰管。吸烟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每天吸烟支数和吸烟年限的增加而增高,而戒烟10年以上胰腺癌的风险才能下降到和正常人一样。

因此,强烈建议戒烟。

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胰腺组织纤维化,导致慢性胰腺炎,进而诱发胰腺癌。

因此,不建议大量饮酒。

糖尿病

胰腺癌和糖尿病关系复杂,互相影响。患有糖尿病的人比没有糖尿病的人患胰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大致为2.5倍,胰腺癌也可能导致糖尿病。有相当一部分胰腺癌患者有高血糖,当手术切除癌症时,血糖水平通常会恢复正常。

糖尿病既是胰腺癌的危险,也是胰腺癌的警告信号。50岁以后新诊断出糖尿病的人患胰腺癌的几率约1%,是一般人群的8倍。

因此,定期的血糖监测是必要的,糖尿病患者和新发糖尿病者建议每年进行筛查。

肥胖、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体重超重或肥胖者胰腺癌的患病风险要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年长者如果肥胖,患上胰腺癌这种最致命癌症的风险将会提高,且不论男女,如果严重超重,他们在5年内患上胰腺癌的危险比体重正常的成人高出45%。

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可促使胰腺癌的发生,进食过快、饮食过烫、经常食用烧烤或甜食、长期饮用咖啡以及进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也可增加胰腺的负荷,进而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

发病隐匿----症状类似消化道疾病

胰腺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早期表现是上腹部不舒服,之后发展非常迅速,绝大多数一经确诊已属晚期,往往从诊断到死亡仅为3至6个月时间。

如何远离癌症之王——胰腺癌

为何早期确诊患有胰腺癌的病人数量会如此之少呢?一是由于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与普通的消化道疾病相似,容易被医生和患者忽略;二是因为与其他肿瘤不同的是,胰腺癌至今还找不到敏感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另外胰腺癌预防和检查没办法像普通胃镜、肠镜一样的可以直接看到长在消化道内的癌前病变,在早期发现上更为困难,大部分患者因为出现明显症状去医院就诊时,就已经是晚期了。

胰腺癌常见症状

(1)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上腹部钝痛,并放射至背部。有特点的疼痛是夜间持续性腰背痛:胰腺的神经支配较丰富,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腹腔神经丛,肿瘤浸润及压迫这些神经纤维丛就可致腰背痛,且程度剧烈,患者常彻夜取坐位或躬背侧卧。


(2)黄疸,是血胆红素升高的表现,患者出现皮肤、巩膜和小便变黄,这是由于胰腺或胰腺周围的肿瘤堵塞了胆管,使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能进入小肠,大便颜色变浅呈灰陶土色,而不是正常的棕色。

如何远离癌症之王——胰腺癌

(3)胃痛,由于疼痛定位不清,胰腺癌也可以表现为胃痛,也可伴有食欲下降、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特别容易被误以为是慢性胃炎。也有不少人一开始认为是肝炎或是胆囊炎等疾病而延误诊治。


(4)食欲不振,胰腺是分泌消化液的主要器官,胰腺出现病变或消化液分泌受压迫,导致患者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影响食欲。另外,如果肿瘤堵塞了胰管,胰液不能进入肠道,使脂肪充分分解,于是患者的大便中可以出现油滴。


(5)体重下降,由食欲下降、早饱感、腹泻、肿瘤消耗等原因引起患者体重下降。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40岁以上有下列任何表现的患者需高度怀疑胰腺癌的可能性,如果为长期嗜烟者因更加高度重视,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出现如下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肝胆胰外科进行相关检查:

(1)不明原因的眼黄,尿黄,皮肤黄,大便发白

(2)近期无明显原因引起的体重下降超过百分之十

(3)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部或腰背部疼痛

(4)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

(5)突发血糖异常波动而又无诱发因素,如家族史、肥胖

(6)近期无法解释的脂肪泻(粪便中含有较多油脂)

(7)曾有过自发性胰腺炎的病史

胰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

(1)超声: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局限是视野小,受胃肠道气体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内镜超声(EUS)优于普通超声,可发现小于1厘米的肿瘤,是目前对胰头癌最敏感的检查手段之一。

(2)CT:是目前检查胰腺癌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增强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够进一步判断有无肝转移以及显示肿大淋巴结。

(3)核磁共振(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MRI由于其特殊的成像原理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胰腺癌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与CT检查结果能够互相补充,提供更多的信息。另外MRCP对于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原因的检查有着明显优势,且相较于ERCP等有创检查安全性更高。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如何远离癌症之王——胰腺癌

因此,人们需要保持健康体重,尽量减少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的摄入,同时增加粗粮、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注意饮食清淡,切勿过饱。超重肥胖者应通过良好饮食习惯、增加身体运动等措施减轻体重。糖尿病患者应通过合理服药、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癌症   胰腺癌   生存率   胰腺   恶性肿瘤   消化道   肝癌   血糖   肿瘤   症状   糖尿病   体重   患者   风险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