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今年何时立秋,农民为什么害怕?

今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今天已经是农历的五月三十了,明天就是农历六月了,然而和往年不同的是,24节气的立秋一般是在农历的7月份,今年的立秋是在六月十八,距今也就只有三周不到了。关于立秋有很多说法,因为立秋就象征着炎热的三伏天即将过去,在农业上,农民也是期盼着立秋的到来,老话说六月立秋,颗粒无收,是真的吗?老祖宗的话在理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今年何时立秋,农民为什么害怕?

所谓的6月秋初,没有粮食收成,意味着如果农历正月初六秋,粮食收成将特别差。如果形势严重,可能无粮食收成。碰巧今天的立秋在农历第六个月落下。李秋之所以今年是农历的第六个月,是因为今年是耿子年,而农历的四月是闰月。按照正常算法,今年农历的第六个月这个月相当于往年的七月。那么今年的粮食真的会像老农民说的一样无粮吗?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今年何时立秋,农民为什么害怕?

在民间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一说,这里我要给大家分析一下,早立秋和晚立秋其实阳历上顶多只相差一天,立秋一般在阳历的8月7号到8月8号。去年的立秋在8月8号,农历则是7月8日阳历和农历相隔一个月,而2020年,立秋是阳历的8月7号,农历是6月18日。农历上去年比今年足足晚了20天立秋,所以说七月立秋,是晚立秋;六月份立秋,则是早立秋了。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今年何时立秋,农民为什么害怕?

早期的立秋和晚立秋对农作物影响很大。有句俗话在乡亲们中停止秋天,寒心的意思是:秋后,气温开始下降。今年是农历六月的秋初。秋初后,气温下降,秋粮生长期缩短。这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因为作物的生长时间缩短,如果作物不成熟,收成会更糟。当时间晚时,秋粮的生长周期时间将大大增加或减少。去年,比今年长了20天,农作物的累积温度较高,使农作物成熟,在寒冷天气来之前满是粮食。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今年何时立秋,农民为什么害怕?

当然这只是农民总结出来的言语,其实农民口中的早立秋和晚立秋对农作物的丰产丰收,影响并不大。其实我们根据不同的地区农作物的生长习惯可以看出,农民种植农作物会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农作物早收就早种,晚收就会晚种。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今年何时立秋,农民为什么害怕?

现在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即使立秋之后的温度会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并不大,就拿今年来说,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今年三伏天的末伏开始时间是8月15日,就是说立秋还是处在一年中最热的中伏,何来的立秋后天气下降?所以有关于农作物的语,有较强的地域性,因为农民种植农作物也讲究因地制宜,所以说六月立秋,不会导致粮食颗粒无收,早立秋和晚立秋对农业生产造成大的影响不大。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今年何时立秋,农民为什么害怕?

但是这些农村俗语都是老祖宗给我们后代留下来的瑰宝,我们只需要珍藏下来就行,毕竟很多话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只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就行,不要一味的肯定和否决。对于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立秋   颗粒   秋粮   农民   伏天   阳历   收成   老祖宗   农作物   作物   农历   粮食   生长   害怕   去年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