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淡季市场”,只有“思维淡季”

当前国内空调市场处于这如同这秋意盎然的季节一样的环境,内销市场是秋风秋雨秋煞人,上一个年度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0%以上,零售量同样是每况愈下,无论是出货均价还是零售均价也呈现出同比下滑的态势,至今上述势头得不到任何扭转的迹象。但行业却还是迎来了一批批新进入者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乏勇敢的闯入者。


虽然,从表象上看这种时局并不有利于新品牌的进入,尤其是价格竞争还处于一个愈演愈烈的焦灼阶段,但现阶段国内市场的一些竞争特性也的确是给新进入者留存出了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站在整体需求量的宏观角度看,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品牌都有着丰富的机会,即便是今年消费需求出现大幅下降,内销市场依然有着7000万套(含工程机)左右的上墙量。当然,这种机会对于小品牌尤其是新进入者而言并非是唾手可得,大型企业在中低端产品上的贴身厮杀和互联网品牌以极低的价格切入空调市场,给后续品牌施加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在往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整个空调行业的一种常态。

之于小企业小品牌而言,最为直接的机会还是在于以格力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所奉行的高定价策略。这种定价行为将空调产业的生态维护得很好,头部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对盈利的要求比较高,阶段性、结构性的价格行为其实是在为中高端产品引流。

中国市场的需求结构较为复杂,区域特征、地缘文化、地区经济等等每个方面都会对用户需求形成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品牌切割代理商、分割渠道的同时,一些商家也在寻找品牌和企业来维系自身的发展。

过去几年国内市场其实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品牌,不过其中大量的品牌根本没有完整的制造、营销和品牌推广体系,短期行为和模式特别明显。很多商家在和这些品牌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安全感,注重长期发展、进行独立制造和产品开发的品牌在现在的产业环境下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

而且,空调行业特殊而传统的游戏规则非常有利于中小品牌的腾挪;尤其是旺季阶段一旦出现井喷行情,抓住短期内的结构性供不应求机会,便可获得足够的收益。内销市场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旺季不旺的状况,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后期博弈的机会也就越大。

当然,挑战和机遇并存。随着疫情影响,围绕健康、舒适和智能化的家电产品,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信,随着复工复产以及国内市场的日渐活跃,空调行业春天的到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没有“淡季市场”,只有“思维淡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市场   结构性   淡季   国内市场   旺季   头部   思维   状况   阶段   压力   空调   需求   竞争   机会   品牌   价格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