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里的我们:封心日记58

光阴皎洁,关于我,关于父母……


能支持我写下去这些日记的,是她的爱在支持着我,也是一颗感恩的心在支持着我。

譬如,我感恩了老家、家乡、学业的母校城市等,我当然还要感恩我的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有了思想,有了多情,有了那么多在我生命里的感动……

我的父母健在,我对他们要用文字说点什么。也可以让她多了解一下我。

我出生在民权县下面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那个村庄叫金庄。

关于金庄的故事,就不延展说了,不然篇幅太长。

我的父母曾经是工人,后来变成了农民。随着皎洁的光阴来临,又从农民变回了工人(备注,如果是老人的话,应该懂得那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的身份也是这样变化的,农民、工人。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所谓的干部。

我们全家人都没记恨那个有点“不正常”的光阴时代,过去的时光,回忆起来,永远是美好的。

我在那里,学会了太多农民才会的生活技能,也锻炼和滋润了我的身心。有一大众农民的孩子,成为我生命里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让我先感恩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子——《地球上的金庄》(于2015.12.3夜):


不靠屈尊谋生

不靠媚俗生活

不恋灯红酒绿

不迷醉生梦死

/

你有春风得意的龙案

我有平淡宁静的陋室铭

你大舞台上妩媚飞扬倾万众

我小巷子里农家酒馆品农耕

/

撇去喧嚣的潮水

露出自己挚爱的峥嵘

同自己心灵对话的诗歌

还有同君灵魂相通的爱情

/

松明照亮的每个夜晚

总梦到地球上的金庄

执拗艰守没导致一地荒凉

每次归乡不忘为诗歌插秧

/

曾经的梦现在继续想

不懂输赢,希望在路上

当我再也走不动的时候

埋葬在长满诗歌的金庄


现在那个村子,回老家的时候,我是必回去看看的。童年的玩伴,真的看上去老许多了,他们有些人孙子都不小了。嗨,最喜欢还是和他们在一起,一边抽烟,一边喝酒,一边大口吃肉,一边继续吹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牛……

接着,我要感恩我的父母:《爹娘》(于2012年2月7日)


清清的河水在流淌

高高的大雁在飞翔

青砖绿瓦的新农房

住着年迈的爹娘

/

孩儿在城市中闯荡

爹娘还耕作着那块土壤

每次电话叮咛爹娘歇一歇

爹娘最怕田地荒

/

爹娘不习惯住楼房

爹娘不习惯浪费粮

爹娘不习惯离开家乡

爹娘不习惯心里空荡

/

爹娘爱回忆过去的饥荒

爹娘爱回忆曾经的闯荡

爹娘爱诉说孩子的模样

爹娘爱叮咛孩儿当自强

/

爹娘好像没有忧伤

再苦的日子里只有慈祥

唯一一次偷偷落泪

是孩儿生病没有告诉远方

/

爹娘喜欢感谢改革开放

爹娘喜欢感恩共产党

孩儿的生活现在有模有样

爹娘耕田有补助还不用交公粮

/

爹娘一辈子知足安详

爹娘一辈子本真善良

孩儿遗传了你们的基因

固本厚德与祖国一起富强

/

清清的河水在流淌

高高的大雁在飞翔

我爱您——我的爹娘

我爱您——我的爹娘


恍惚记得,我毕业后,并不是经常回家看父母。那时候一是交通不便,二是穷。即便现在不怎么穷,交通又非常方便了,工作又忙碌起来,光阴对我来说,永远不够用。

我就把2019年的春节,回家的时候,写一篇《2019,春节回到老家过年》(于2019年2月1日夜)的文章,作为光阴的礼物,送给我的父母吧。


2019年的春节,我的小家从珠海回到了河南老家过年。

首先感谢天公,洋洋洒洒下了一场雪,让北方的这座小城民权也冰清玉洁。

其次感谢父母,我一日三餐的不劳而获,每次主动做点什么,都被“不要冻着了”而“责怪”。

最后还是想写点什么,既是感恩,亦暂作回忆。

转眼回到父母身边5日了,真切感受回到了简单朴素的光阴里,手机变成了仅仅通话的工具。老家古朴的过年习俗,父母都提前准备好了,什么都多、满满的,饱满圆润的包子、粘团、烧饼、馒头,满口溢香的羊肉、牛肉、鱼肉、鸡肉是我每餐的主角,而年迈的父母每餐的主角变成了“玉米或小米糊涂粥”和大白菜……

不管我“卖力”地新添置再多东西,都被父母“抱怨”太过浪费,特别是毛巾,父母就是“固执”地不用新的,而那块白色的毛巾变黑,既油腻又黏糊,他们却不舍得扔掉。父母俨然觉得我太过浪费,我倔强地觉得父母节俭得“抠门”。

经过几轮“较量”之后,我终于静下心来,蓦然发现了自己的“不是”:不要用爱绑架父母,也不要强加自己所谓的“新思维”,去改变父母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当父母不改变的时候,作为年轻的人要去改变。

于是,我不再去“讲演”,开始去做。把父母不舍得丢弃的“老物件”,花草、家具重做了“舒适”的布局和摆放,把洗头水、洗脚水都准备好(父母不舍得浪费水,他们不想洗也要洗喽)帮他们洗,把油腻感的毛巾用洗皂液浸泡手洗得重新变白,把棉拖鞋每日晒到阳台……

这样的改变,大家都感到了舒服。还有儿子,一直跟着我忙前忙后,等父母都安睡了,他搂着我问:

“金哥,忙得累不累?躺下来,帮你按摩按摩一下!”。

对了,也要感谢这小子!比我这个做儿子的好像更懂事。

夜静了,今晚没有月亮,屋顶上的雪还没融化完,白白地照在我的身上……


2019年的春节,那次老家下雪了。

我这一辈子特别喜欢光阴里的三样东西:水、雪和月亮。它们好像是我生命里的细胞一样,滋养着我这个破烂不堪的生命体。

喜看天上雪——如月!《老家下雪了,雪镜照余生》(于2019年1月10日晨):


我的老家

叫民权县

流浪了人生的一半

今年春节要回家过年

/

看着照片

摸着雪片

雪镜照余生

心头冷暖不免慨然

/

人得官道,恃贵不藐

人得美道,恃宠不骄

人得财道,恃富不飘

人得术道,恃才不傲

/

官财美术,皆为外貌

其丽其高,缘于比较

易失易逝,未有不老

若去参照,俗人一篙

/

不谄不矫,不婪不妖

不卑不怠,不馁不傲

得失由命,开放厚道

世界容我,歌之以报

/

闲看人间,淡看事人

谈论古今,躬耕心仁

博爱万类,清明灵魂

一生活计,悠悠消魂

/

春节渐浓人心走

无雪更使月亮愁

今夜雪人学灵猿

满园温柔白了头


在2019年11月22日的早晨,散步。刚好是光阴“小雪”的节气。我想到了父母,想到了老家。

小时候的这时候,应是雪花下凡的季节。万木凋零,河水不动……

清晨,可以蜷缩在有阳光的墙角,盯着觅食的麻雀……

唉,一起玩耍的小妮子们,都上哪儿啦?此时,我的父母,应该正生火,煮一道炊烟吧:《故乡的小雪,白发苍苍》。


今日,小雪

珠海,继续浪漫

未婚的彩霞飞满天

寄首情诗,和月亮热恋

/

看,一颗破心

开满了异木棉

看,一双碎眼

两座不死的火山

/

我?能否一蠡遮天

对,不让别人偷看

好!蔽日恩爱三千年

晕,这样会不会太短?

/

故乡的小雪,白发苍苍

窗台上,坐着我的老娘

每一个节气,她多一道鬓霜

她的浪漫,一直凝视着远方


光阴里的我们:封心日记5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民权县   光阴   珠海   月亮   节气   爹娘   孩儿   小雪   河水   毛巾   老家   诗歌   父母   春节   农民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