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人们常把一些难懂的事物比作“无字天书”,那么到底什么是“无字天书”呢?老话说:“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到底从何而来?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什么是“无字书”?

在农耕社会之前,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靠打渔和捕猎,当猎物捕回来之后,有些猎物可以饲养,有些就直接吃掉了。为了记录这些事情,人们想出了很多比较简单的方法,比如在地上摆一些小石块,或者在绳子上打结等,都是用来记录某一件事情的。

然而摆放石头不容易记住,“结绳记事”也容易忘记,之后燧人氏的儿子伏羲氏就创作出了八卦图,八卦图的八种卦象就是用来记录事情的,之后在八卦图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易经》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等。

所以最初的八卦图是没有任何文字的,只有一个长横和两个短横所组成,长横不断为阳,两个短横为阴,一阴一阳就是天地,包罗万象。所以八卦图就是最初的“无字天书”,也是《易经》的另一种称呼,所以八卦图就是群经之始。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八卦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最初,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有了火之后,周边的人们就逐渐向他靠拢,那个地方就在如今的河南商丘一带,而燧人氏自然就成为人类第一位始祖,被誉为“三皇之首”。燧人氏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伏羲氏接替他的位置,就成了当时的首领。

为了人们方便纪事,伏羲氏就苦思冥想,上观天象,下观地理,最终他终于想通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于是就坐在“画卦台”上开始画八卦,也就是如今的卦台山,位于天水。此地山势高耸,山下渭水环流。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伏羲坐在此地,向远处观看,那时候可没有高楼大厦,在高山之巅向远处观看,地平线与天边相连,中间就形成了一条线。于是伏羲首先画了一横,这一横就是天地的分界线,所以说伏羲“一画开天地”,这一横就是太极,就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有了这一横之后,天地从此而分开,上为天,下为地,也就是阴阳。那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天呢?伏羲仔细观看,在这一横之上,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所以又画出了一个很长的弧线,这条弧线代表天是圆的,转身观看,背后的天地交界依然是一条线,所以就有三条横线来表示天。

有了天之后,就要画地了,站在山顶往下看,大地虽然很广阔,但中间有河流和山脉阻隔,在地天交界之处,有沟壑,所以地平线这一条线是断裂的,于是伏羲就画出了一条断裂的横线,代表遥远的地平线。再看地中和背后,都是中间的断裂的,也就是被河流划开了,所以就用三条断裂的横线来代表地。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天地画出来之后,其它的卦象都是从这两个之中衍生出来的。首先来看天,坐在山顶有风吹过,风吹过之后,天下面的树木会动,所以天下动就为风,天为三条横线,最下面动,就把最下面一条横线变成两条断裂的横线,就表示风。

有了风之后,远处的人们在烧火,那时候的烧火可是一大堆篝火,伏羲就发现火焰是在半空中来回晃动的,所以天中间动就为火,于是就把代表天的三条横线中间一横断为两截,就代表火。之后伏羲来到湖边,发现天倒影在湖中,湖面晃动就像是在天上晃动一样,所以天上动就为泽,于是三横最上面一条变成两断,就代表泽。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再来看大地,大地是三条断裂的横线,伏羲坐在画卦台上,发现前方的大山之顶是不断裂的,于是代表大地的三条断裂的横线最上面一条变成直横之后,就代表山,也就是地上动为山。那么地中间有河流不断地流淌,所以地中间动,就为水。于是就地中间那两个短横变成一长横,就代表水。

除此之外,在打雷的时候,人们就会感觉那轰隆隆的雷声就像从地底下发出的一样,于是伏羲就把地下动代表雷,代表大地的三条断横最下面一条变成直横之后,就代表雷。这样八个卦象就出现了,那么这八个卦象如何区分方位呢?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八个卦象的方位

当年伏羲在画八卦的时候,首先是观看阳光是怎么照射过来的,也就是坐北朝南。抬头一看,太阳在天,所以前面就为天,也就是现在的南,背后为地,也就是现在的北,天与地是相互对应的,也就是天南地北,其余六卦都是从天地之中衍生出来的。

那么阳动为阴,阴动为阳,所以从天的三道横线中衍生出来的风、火、泽为阴,从大地的三道横线中衍生出来的山、水、雷为阳。后来人们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八个卦象,就给每一卦起了一个名字叫:乾、坤、巽、离、兑、坎、艮、震。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这八个卦象就代表着大自然的八种现象,天、地、风、火、泽、水、山、雷,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这八个自然现象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周文王把这八个卦象两两重叠,就形成了六十四卦,并给每一卦做了一个注解,这就是所谓的《周易》。

后来孔子又给每一爻做了注解,之后又出现了《易传》,到了汉朝,《周易》分成了“数”和“理”两派,延续至今。但无论怎么发展,都是从伏羲最初的一画开天地分两仪,两仪生八卦,而衍生出来的。所以想要了解《易经》,首先就要知道八卦是怎么来的。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

所谓“无字书”指的就是《易经》,由上可知,《易经》的出现完全是根据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而来的,每一种卦象的重叠,又可以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它不仅包含万物的变化规律,期间也包含着人生的发展规律。

“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无字书是什么?《易经》从何而来?


归根结底,《易经》起源于伏羲“一横”开天地,分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就是阴,阴就是阳,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看懂了《易经》,也就看懂了人生。所以说“看懂无字书,万事不用愁”,就是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易经   字书   周易   万事   天书   横线   人氏   地平线   河流   最初   大地   也就是   代表   天地   八卦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