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和教法的关系

老师的学识和教法是两个问题,并不是毫无关联,而是有一定的联系。但有的老师并没把教法当回事,也就只是具备大学教授一样高级的学识,却教不出出色的学生了。那么,相对于这部分老师来说,学识和教法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学识和教法的关系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老师要德才兼备,学为人师,德高为范,要经常进行业务学习,不但要丰富自身的知识,而且还要善于研究教法。只要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老师,教中学或小学,学识是够用的,不用太高深的知识文化。当然,随着教育设备的更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宣传,老师们要善于学习,要不断参加培训,掌握一套行之有效教法。但一些学识高的老师不屑于研究教法,认为那是小儿科,也是屈从于学生的一套方法,不必要去迎合某种教法理念。当然,保持独立的学识品格是必要的,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也是必要的,但教法是一门学问,并非只是刻意迎合学生而去做主动退让,也不是研究毫无意义的方法,而是研究适合于学生的独特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最多的学生理解知识,并能学会灵活运用。

由此来看,学识高不一定教法好。学识高只是成为老师的一个条件,却不一定能让老师成为好老师。学识高只是起到引领作用,却不一定保证上课效果最好。要想保证上课效果最好要研究教法,研究行之有效的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有的老师学识高,每次上课不带书本就能滔滔不绝地讲一节课,但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很有兴趣,听了十几分钟之后,就听者寥寥,睡觉者大有人在了。老师还是不管,自顾自地讲课,看着是在给全班同学讲课,其实只是给仅有的几个听课的学生讲课呢。要是没学生听课,都开小差了,老师就是给自己讲课呢,还能感动自己,觉得自己呕心沥血,事无巨细,都能说明白。其实,只是自恋而已,并非效果理想。而学生们即便不听老师讲课,也会认为老师讲课很好,学识很高,但就是学不会老师传授的知识。很明显,是教法出了问题。

学识和教法的关系

学识再高也要讲究教法,不能像一些大学教授一样上课的时候只顾着自己讲,普通话不标准,带着方言音,还要宣讲自己的学术成果,其实听课的大多都听不懂,就是有睡觉的,中途逃课的,他也不管————其实已经不负责任了,教法也不好。中学就不同了,老师需要对学生负责,还要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于是,中学老师就要讲究教法了。

传统的教法大多属于满堂灌式的,不管学生听得懂还是听不懂,老师就只能一味讲下去。听得懂的学生没有什么压力,而听不懂的学生就要课下自己用功补课了,要是自己还不行就要找老师补课,或者找辅导班补课。其实不一定能有什么效果,而教法的落后让“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口号流于空谈。于是,老师们试图改变这种一味灌输式的教法。有的改成了教学稿式的模式,提前让学生预习新课,老师上课只是讲授重点和难点,讲十五分钟,剩余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而练习的依据就是老师提前设计好的讲学稿,上面都设计了习题,要学生当堂练习,效果会比较好。当然,老师设计习题的时候,会注意成绩好中差的学生,习题难度呈梯度发展。但是,这种模式也有毛病,就是只注重解题能力训练,反而忽略了文化以及授课艺术的问题,往往让上课成了学生们不堪其忧的枯燥乏味的过程。还有的改成了分小组教学,让小组长负责每一个组员,老师讲课之后,要小组进行竞赛答题,组内评测,效果比较好,也有利于推进课堂民主化进程。但有时候容易拖慢进度,让很多家长不解。还有的试行一段时间就改回了传统教学模式,认为小组合作模式拖慢了课堂进度,并不实用。当然还有的实现分层次教学,说白了就是分出了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法的调整,和以前的快慢班有类似的地方,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校,也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不平衡。当然,还有的要发展学生多种兴趣爱好,让学生做充分阅读,让阅读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有时会流于形式,大而无当,缺乏教法的指导以及评测方式,容易造成家长的误解。

学识和教法的关系

可以说,大多数老师的学识都是达标的,有的能做学者,但就是教法没有太大的改变,也不敢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如果教育局倡导老师改变教法,那一定是老师的教学成绩不好;要是教育局让学校改变教学模式,实行新的教学模式,那么这所学校的教学成绩一定是不好的。功利化的教法改变并不能长久,而且容易流于形式。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法也是一样。要是用学识驾驭教法,效果会不错,但要是用学识等同于教法,就大错特错了。

时代不同了,学生和老师也不同了,需要老师在丰富学识的基础上做出教法的改变,起码得有这方面的探索,而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教法   学识   流于形式   行之有效   习题   课堂   小组   成绩   效果   模式   老师   关系   中学   方法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