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导语: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说起葡萄酒产地,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旧世界和新世界欧美国家;

说起葡萄酒品牌,总会调侃地说“来瓶82年的拉菲”;

说起葡萄酒的历史,人们会觉得,葡萄酒是舶来品,是洋酒,以前哪个君王,哪个伯爵喝过......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葡萄酒的一切似乎和中国没有一点联系,能想起的似乎也就张裕红酒。

其实这一切是因为我国葡萄酒知识和历史科普的不到位,大家都想着喝白酒、黄酒了。

真实情况是,葡萄酒并非是舶来品,我们把它称之为洋酒其实有些牵强。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如果你熟悉我国的历史,那一定听过“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名诗,这首诗出现在我国的汉朝,而当时的葡萄酒酿造技术是由张骞、班固等使臣不远万里从西方引进的。

如果一首诗无法佐证的话,那么从汉朝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和生活起居用品就能佐证。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考古专家从这些遗迹发现,在汉朝就出现了葡萄酒,

甚至有的汉代名人有葡萄酒贿赂朝廷宦官买官,

因此2000年前我国古人就在喝葡萄酒而且当时的酿造技术并不差,可比肩欧洲各国。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但奇怪的是,我国的葡萄酒似乎消失不见了,

很少见到先辈们提及过葡萄酒,仿佛葡萄酒从未出现在我国。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的见解,看完后大家可以在文章下方讨论。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一、文化存在差异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耕大国,农业始终是一个朝代的根基。

在当时,粮食就是天,如果从粮食和水果中选一个,自然是选择粮食,重要的是粮食更方便存贮。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而且粮食还可以用来酿制黄酒、白酒,这两种酒在古代更受重视,

很多大型场合都必须有这两种酒“坐镇”,葡萄酒之类的果酒很难上得了台面。

文化上的不重视,自然导致了我国葡萄酒的没落。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而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就很重视葡萄酒的发展,所以才有白兰地、香槟气泡等美酒。

二、酿酒工艺的差异

中国的酒有别于洋酒的地方就是要用到酒曲,

古人在酿酒过程中发现,酿酒时加入酒曲,能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分,

以便酵母菌能快速地吸收产生酒精,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而且不同的酒曲能产生不同风味的酒,这一发现促进我国粮食发酵酒的发展,

各种风味的黄酒就是这样来的。

在元代后出现了蒸馏技术,蒸馏酒正式走向了历史舞台,

随后演变成白酒,白酒和黄酒便得以长期发展。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而欧洲人在研究葡萄酒的时候,发现蒸馏后的葡萄酒可以减少很多杂质,

而且度数更高,酒体更为的稳定,可以长时间保存。

不同的酿造工艺路线自然给了不同酒发展的动力,

当时我国的葡萄酒不受重视,自然没有人下功夫研究它。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三、口感差异

由于工艺不容,中西方酿造的酒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培养出不同口感的人群。

在古代,我国的酒主要以黄酒为主,品质优异的黄酒酒液是迷人的琥珀色,

喝酒前温一下,酒的香味更加的浓郁,口感更“鲜”,

这是葡萄酒难以具备的,我国因此就有了“温酒文化”。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长期以来,中国人就对黄酒的口感十分痴迷,

因此对好酒的评判就是酒液色泽、香味以及口感,还有酒温过后的鲜香感。

总之,古人认为温过后的优质黄酒才是美酒。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但我国早期的葡萄酒,酸涩难入口,又是常温下的酒水,

由于没有多做研究,便认为葡萄酒难喝,营养价值匮乏,不易储存,

因此早早地就被人们打入“冷宫”。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葡萄酒的发展都没有了,自然难以形成相应的葡萄酒文化,久而久之,人们便淡忘了它。

直到近代,我国与世界各国接轨,才有了自己的葡萄酒企业,那就是张裕红酒。

此时人们才发现,葡萄酒也能有如此美味,芳香迷人,优雅醇香,

和白酒、黄酒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格,而且丝毫不弱于我国的传统酒水。

2000年前,古人就在喝葡萄酒,怎么到了近代成洋酒了呢?

所以说不是我国没有酿葡萄酒的历史,而是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发展起来,

在近代成为洋酒也是被逼无奈,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洋酒   葡萄酒   古人   酒曲   汉朝   黄酒   口感   美酒   白酒   近代   粮食   差异   重视   年前   自然   我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